教育部7月14日公开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等行为设立6条“红线”。
《规定》对违纪情况的惩罚也做出规定: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据新华社
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
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
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
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1
2
3
4
5
6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设立“禁区”
确保廉洁从教
教育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7月14日就该《规定》接受了记者采访。
少数教师违规收礼
问:教育部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答:当前,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同程度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整体形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正是因为看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部下定决心,不失时机地出台这一规定,在全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
为从教设立“禁区”
问:《规定》聚焦哪些违规违纪行为?
答:《规定》主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实际上是指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向学生及家长索取好处。
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很高,但是从媒体曝光、群众来信、案件查办、巡视检查等不同渠道掌握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反映强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还不是很理想。
《规定》是教育部首个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专门文件,明确提出“六个严禁”,重点列举了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通过商业服务获取回扣等5个方面的禁止性内容。同时,明确了兜底条款,凡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都在《规定》禁止的范围内,为教师从教行为划定“红线”,设定“禁区”。
有诉必查绝不姑息
问:如何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规定》强化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查,绝不姑息。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做到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作用。对发生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学校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同时,《规定》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切实履行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主体责任。据新华社
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发布
60所“李鬼”
冒充“高富帅”
上大学网近日发布《第三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2014年)》,60所“李鬼大学”榜上有名,涉及全国19个省市,主要集中在高校众多的城市。包括北京15所,山东、上海和陕西各6所,江苏5所,河北3所……
假大学:无实体校址
在60所大学中,有许多貌似“高大上”的大学,诸如“中国信息科技大学”、“华北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广东科技管理大学”等。“这些虚假大学都建有空壳网站,无实体校址,打着大学的幌子,从事着伪造学历文凭证书之类的招生诈骗。”上大学网相关负责人谌江平说。
上大学网同步发布的分析报告称,从《上大学网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来看,绝大部分虚假大学从名称到私自建的空壳网站,个个都“堂而皇之”,名称中不乏“中国”、“北京”、“首都”、“华北”、“华东”等开头,大部分还含有“财经”、“管理”、“经济”等热词,学校网站都自称为“某某大学或学院官网”。但是点击进入各学校网站,会发现很多和正规高校完全不同之处。
这些校名看似“高大上”的虚假大学,和正规高校名称相似。比如,在北京只有正规高校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没有什么所谓的“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正规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虚假大学江苏信息工程学院,一个城市名开头,一个省名开头,极易混淆;把河南省的正规高校中原工学院,和虚假大学中原工业大学放在一起,一般考生和家长都会认为后者更像正规大学。
真提醒:注意核对名单
上大学网专家团队提醒考生及家长,识别一所大学是否为正规高校,是否具有合法办学资质,是否具有当年招生资格,是否具有当年在全国秋季高考期间的统招资格,只要核实清楚以下几点就可以:
首先,核对教育部当年公布的高校名单和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同时,在每年高考前,国家教育部一般会公布当年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其次,核对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年检合格名单。
上大学网发现,这些虚假大学一般都会自称为“国家教育部备案、某某省教育厅批准的民办高等院校”。无论是民办普通统招高等学校,还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含助学、培训机构)的名单,各地教育厅(教委)都应定期通报公布。
上大学网提醒,非学历民办高校在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大学。此外,各地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审批、监管、招生、宣传、收费、办学、就读和颁证,目前在国内比较混乱和良莠不齐,上大学网建议低分高考生慎重考虑这类学校。据《法制日报》
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
要增强安全文明意识
为规范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促进活动健康发展,保障师生在境外的安全,教育部制定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7月14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指南》进行了说明。
近年来,以夏冬令营为主要形式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日益活跃,其活动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鉴于目前存在多种市场行为,在此提醒广大中小学学生和家长要增强安全、文明意识,强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特别是在选择参加由教育机构等以外的机构举办的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时,要关注举办者的条件、关注活动内容、关注合同条款,可以参照《指南》的内容与举办者协商,尽最大努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