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开题论证会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2-12-08
我校召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开题论证会

       2022年12月6日下午,我校教育学院薛海平教授主持的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AHA220020)举行开题论证会。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小浩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志成研究员担任专家组成员。我校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主管吕晓嫣老师等领导出席并讲话。《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新京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媒体期刊代表,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山东省潍坊市、河南省郑州市、贵州省贵阳市、陕西省铜川市、吉林省吉林市等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子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生近300人参加。我校社科处李学文副处长、专家组组长丁小浩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杨志成副书记作会议致辞。他首先对薛海平教授团队表示祝贺,并对百忙之中参会的专家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领导表达感谢。此外,杨志成副书记结合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对课题研究提出“做深、做细、做实”的要求,期待课题研究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战略决策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主管吕晓嫣老师代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向薛海平教授团队表达祝贺,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要求。希望课题组能在薛海平教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研究工作,产出具有较强时效性、创新性和较高的业界影响力的成果,最终交上满意答卷,切实服务于国家基础教育决策需要。
 
       在课题论证环节,首席专家薛海平教授汇报了课题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研究计划、研究基础、预期成果。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康宁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傅树京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蒋建华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分别进行补充发言。
    
     
       课题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开题报告和子课题负责人补充发言,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与内容、分析框架与子课题构成、研究方法、前期工作基础以及课题实施路径、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认真的评议。论证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全面,研究思路清晰,采用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研究创新点突出,研究团队较强,研究基础较好。专家组对课题整体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完善课题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对课题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学院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国家社会基金重点、教育部重点等多项“双减”政策研究项目,围绕“双减”政策研究呈现出群体作战的态势。学院将协助薛海平教授团队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力求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希望本课题研究成果成为学科建设中的标志性成果,实现项目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研究”课题聚焦“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以构建“双减”政策落实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新机制为课题总目标,采用跨学科混合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五个子课题依循“双减”政策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理论模型建构→“双减”政策过程监测及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构建→“双减”政策过程监测和成效评价实验区行动研究→“双减”政策实施机制创新和路径优化的逻辑层层推进。课题研究成果将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人员长期关注基础教育和校外教育研究,课题总负责人薛海平教授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院长,在“双减”政策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硕的成果,主持多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课题,出版专著《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赋能“双减”:我国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分析》,带领团队成员迄今为止在中英文期刊和报纸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薛海平教授参与了教育部“双减”政策研讨并撰写了多份“双减”政策专家解读意见发表在教育部网站,多次应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CHINA DAILY》《半月谈》《瞭望东方周刊》《南方都市报》等权威媒体上发表关于“双减”政策的专家评论。已有长期研究积淀为该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