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首届诸子学博士论坛”在浙江浦江召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8-10-26
    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浦江10月25日讯(记者 张春铭)今天,由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诸子学博士论坛——‘新子学’专题”在浙江浦江开幕。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浦江县社科联、浦江县文联具体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120名博士及青年学者以及10多位博士生导师参加,会议共收到160多篇论文,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诸子学青年学者专业论坛。

    浦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卢楠在致辞中说,浦江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县,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也有深厚的诸子学传统。自宋迄明,方凤、柳贯、吴莱、宋濂等在诸子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浦江举办首届诸子学博士论坛,对于梳理浦江历史文化脉络,努力发掘浦江诸子学资源,重振浦江文化雄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国内诸子学研究,同样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教授在致辞中说,诸子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同时,诸子学也是我国传统学术中最具创新性与现实观照力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诸子,可谓中国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我们研究诸子学,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反思,也是对中国当代及未来文化构建的思考和探索,意义重大。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基础深厚,以对传统文化典籍的系统整理及学术理论研究创新为特色。华东师范大学于2010年启动超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子藏》编纂工程,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方勇教授担任总编纂。方勇教授在推进《子藏》编纂工程的同时,提出“新子学”理念,以推进诸子学研究的全面复兴。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此次博士论坛促进了诸子学学者间的深入交流,扶植和培养一批诸子研究的青年才俊,引领着诸子学发展的新风气、新方向。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诸子百家争鸣,体现了对话的时代意义,孔子、老子打开了人本思想、人道主义、人文情怀,把中国带向一个古代文明的高潮,这个很了不起。当代的诸子学发展,应该寻求先秦原有的学术样貌,让学术意见得到充分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论坛的发起人方勇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子藏》工程的情况,回顾了“新子学”理念的提出过程,也谈到浦江文化与诸子学发展的关系。方勇说:诸子学发展是时代的重任,现在面临着发展良机,诸子学者需要协同一致,摆脱单打独斗的研究方式,加强联系,深入交流,本着对文化、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新子学”研究推向纵深,彰显子学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为中华文明的复兴作出贡献。

    博士导师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双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诸子学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整理和研究诸子学是近代以来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以《子藏》编纂为枢纽,汇聚人才,创新理论,为当代诸子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发展诸子学是学术界的责任,也是年轻一代学人的重任。相信此次会议会对诸子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博士代表、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博在发言中指出,我们正处在诸子学术大繁荣的时代,诸子学学术研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社科基金给予支持;我们处在出土文献井喷的时代,一批批战国秦汉简牍、敦煌文书不断被发现,为我们探求先秦原有的学术样貌提供了可能;学界对于青年学者培养的重视同样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举办学术会议,搭建交流平台。杨博建议,诸子学的青年学者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共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实践者与见证者。我们处在学术繁荣的新时代,国家、诸位前辈先贤又为青年学者的成长进步创造了优厚的条件,青年学者应当奋勇争先,不辜负伟大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据介绍,诸子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无不与之紧密相连。先秦诸子学是我国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形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基因。诸子学的研究不但是对轴心时期思想文化的深刻总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更会对未来的文化的面貌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省浦江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素有“小邹鲁”之称,产生了方凤、柳贯、吴莱、宋濂等著名学者,以诗学、书画著名,又有江南第一家为代表的家族文化传统。此外,浦江和诸子学有很深的渊源,滥觞于方凤、发皇于宋濂的浦江诸子学,在我国诸子学发展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在当代,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方勇教授为方凤后裔,以发展和重构中华文化为己任,启动《子藏》工程、汇集培养诸子学人才,开拓诸子学研究领域,倡导“新子学”理念。方勇认为,诸子学一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轴心时代思想家的思考和活动(包括其后世的脉络);二是后代对此一传统的总结评述;三是名为“诸子学”的现代学术体系。“新子学”的提出,和近代以来建构诸子学的学术体系直接相关。作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新子学”,包括诸子问题的通盘研究,即诸子学的概念、范围、分派、宗旨等基本问题,及其当代形态的界定。这些都需要重新规整梳理,并加以学科化。方勇表示,倡导“新子学”,不仅意在呼吁革新传统诸子学的研究方法,更希望从“子学现象”中提炼出多元、开放、关注现实的“子学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导引,系统整合古今文化精华,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开放性、多元化学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此次论坛着眼于“新子学”的当代发展,着重讨论诸子学的复兴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诸子学术的革新、浦江诸子学的脉络与成就等问题。参会的青年博士们就自己在诸子学方面的研究,在各分论坛做了充分的交流。此次论坛扩大了“新子学”的影响,为诸子学的研究与复兴奠定坚实厚重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储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