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部密集回复123条建议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19-12-05
 教育部密集回复123条建议
看看哪些教育问题与你有关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农村集体办园 视觉中国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  视觉中国
    全面推广大中小学春秋假,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视觉中国
    近日,教育部官网建议提案办理区密集公布了一批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的回复。
    记者梳理发现,仅在11月,教育部就回应了123条建议,多条建议涉及学前教育、“学闹”“校闹”、职业教育、中西部整体高等教育、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等问题。
    学前教育
    公办非公办幼儿园“一样一半”
    在编非在编幼师“同工同酬”
    在回应学前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时,教育部多次提到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各地落实《若干意见》,大力发展公办园。在公办园资源不足的城镇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的目标。
    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农村集体办园。
    二、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2019年将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从之前的每年约150亿元提高到168.5亿元。
    三、构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体系。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标准,把好园长、教师入口关。推动各地出台、健全、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公办园教师。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提高幼儿园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出台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省、县三级培训网络,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
    另外,针对代表提出的“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建议,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国家通过普及学前教育,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学位,但是否一定要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应由其监护人自主决定。
    根据义务教育强制性的特点,接受学前教育同时也变成学生及其家长的义务,因此,是否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仍需要做进一步调研。
    高 中
    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教育部:条件不成熟
    有代表提出“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问题”,教育部回复称,在前几年的建议案中已有涉及。总体上看,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有:
    一、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较短,城乡、区域、群体、校际差距还较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是主要任务。
    二、当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确保贫困地区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都需要财政加大投入。
    三、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是选择性教育,且尚未全面普及,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发展很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将大中城市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强制学生入学,可能引发一系列管理和社会问题。
    四、义务教育时间延长的方向尚存争议,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向前”即学前教育延长,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向后”即高中阶段延长,目前未达成共识。
    大 学
    拟于明年开展
    新一轮学科调整
    记者注意到,多位代表的建议还聚焦到学科目录调整的问题,如“关于将会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建议”“关于哲学学科门类设置2个一级学科的建议”“关于认定文物保护为独立学科的建议”等。
    回应这些问题时,教育部反复强调一点:当前,多方对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学科设置及管理机制的有关文件,拟于2020年开展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另外,多条建议涉及到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如“关于加大对西部省属高校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建议”等。
    待这些文件正式印发后,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在兰州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系统部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工作,切实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共赢发展,有力助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职 校
    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招人不得歧视职校毕业生
    梳理发现,建议涉及职业教育方面的颇多。如“关于湘西地区职业教育的建议”“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建议”“关于尽快出台支持大型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实施细则的建议”。
    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从国家层面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为职业教育‘正名’的建议”,教育部回应称,要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
    对于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出台支持大型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实施细则的建议”,教育部回复称,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继续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其 他
    大中小学春秋假 全面推广待研究
    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教育部回应,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考虑到各地和学校的地域特点、办学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教育部赋予地方和学校合理而充分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对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做出具体安排。
    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从近些年探索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均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
    治理“学闹”“校闹” 将是重要整改任务
    教育部还回应了多位代表提到的“学闹”“校闹”等一系列问题。如“关于依法打击校闹,重振师道尊严的建议”“关于建立健全解决家校纠纷工作机制的建议”“关于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的建议”等。
    回应中,教育部反复强调一点:下一步,教育部将把治理“学闹”“校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整改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切实形成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的工作合力。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 整理:记者李玉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