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心系教育 情牵文化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吟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0-05-18
 全国政协委员、省知联会会长杜卫——
心系教育 情牵文化
  浙江在线5月18日讯(记者 沈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到底怎样培养出来?我觉得讨论了十几年,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去年6月,一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省知联会会长杜卫“语出惊人”。
  作为一名辛勤耕耘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和文化时时牵动杜卫的心。在他看来,从事教育工作要默默做事、无需张扬,但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自己有责任积极发声。
  聚焦教育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期盼,杜卫在全国政协层面频频发声,建言献策。“一说制造业人才培养就只讲职业教育,这是个误区,只抓住一种教育类型远远不够。”针对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问题,杜卫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上积极建言。他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所处的位置不同,贡献也不同,“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不仅要升级职业教育,更要注重本科教育。”
  除了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鼓与呼外,文化是杜卫牵挂的另一个方面。大运河文化、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保护等,都是他去年重点关注的内容。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杜卫去年先后走访杭州拱墅等地运河沿岸,与从事非遗的工作人员详谈,对话相关领域的专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河沿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受到冲击而逐渐消逝。从利用来看,大运河文化‘金名片’效应尚未完全发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缺乏有机融合。”去年5月24日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杜卫呼吁进一步发挥特色小镇的作用,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机融合。
  杜卫以浙江为例,建议以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为载体,推进运河沿线的“中华老字号”保护传承;以时尚文创类特色小镇为载体,发展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开发运河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大运河特色小镇联盟”,加强旅游资源与线路的跨区域整合,真正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
  手记
  师者仁心
  “师者仁心”,采访杜卫时,记者的脑海中冒出这四个字。
  这位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30多年的教师,采访时几乎三句话不离本行。从职业教育前景聊到学前教育发展,从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聊到“公民同招”政策,从应用型人才培育聊到学校美育教育短板……杜卫不光关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关注一些还未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他既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进步高兴,也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感到忧心忡忡。
  只要有合适机会,杜卫总会积极为教育发展把脉问诊、拓展空间。
  这是一位师者的仁心,更彰显一位委员的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