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谐同教育”:共生的美好样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10-13
 
        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建校短短六年,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建立了丰富且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并带动了一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校长陈加仓说,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开放的办学格局,于内于外都尽量求同存异,在尊重各方差异的基础上强调相互尊重、相互依存,让校内的各个群体之间、学校与外部的教育资源之间都形成彼此紧密互利的融合共生关系。
        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牢不可破的梦想,因此我们提出了“谐同教育”。谐同教育,不仅要寻找各方的共同点,更要让各方学会求同存异,保留各自的特点。我们提倡各方都要尊重差异,更加强调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形成彼此紧密互利的融合共生关系。协同是谐同的形态,和谐是谐同的本质。
        开放的办学格局,需要内外的融通。于内,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须配合得当、和睦协调;于外,需要学校、家庭、高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步育人。
        境脉共生:在广阔真实的时空中学习
        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所新学校,如何做适合自己的课程?游历大学城后,全新的教育资源打开了我的思路——依托大学城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中创生独特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广阔真实的时空中学习。
        2015年,我们提出了“大境脉课程”概念。从三级课程的结构上分析,“大”——优育国家课程,即在课程体系占比最大的国家课程上做大做强关键学科的核心素养;“境”——境化地方课程,即就地优化乡土资源、大学城资源以及学习产生的各种情境;“脉”——脉动校本课程,即寻找国家、地方、校本三大课程的脉络,生发、联系、优化,进行校本化改造。
        我们充分挖掘大学城场馆资源以及地域文化资源,筛选了“24馆”作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场所,如人体馆、百草园、发绣馆、民俗馆、工程实训基地、瓯柑园、杨梅园等。记得第一次组织学生参观人体馆,活动前我心里没有把握——在我固有的观念中,人体馆就是“尸体馆”。第一次外出活动,怎么参观“尸体馆”?我有点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但现场参观却让我震撼——我长这么大了,竟然还不了解“自己”,这回算是长见识了。参观过程中,我问一个二年级小女孩:参观人体馆,害怕吗?她的回答让我惊讶:“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真想把体内的器官吐出来看一看长什么样,然后再洗干净放回去!”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样的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这次难得的经历对学生、对我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回忆,这不正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吗——“创每个孩子回味一生的教育”。
        原以为我们的校园就是孩子学习的全部资源,后来我发现,整个大学城也是孩子学习的空间和资源,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由此,学校逐步形成了“24品”课程群,如“24德”“24卷”“24画”等。
        学科整合:当教学打破学科界限之后
        2017年11月,在首届长三角名师成长论坛之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上,我听了一节由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美术等5位老师共同执教的主题式多学科整合课《最后一片叶子》,两个多小时的长课将各学科知识融合渗透,形式新颖,内容感人。这节主题式多学科整合课与我校大境脉课程体系很契合,强调让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均有着“大学科观”,我决定回去后立即组织教师开始实践研究。
        一个月后,在执行校长潘照团的指导下,科学教师陈翔、体育教师李雄、美术教师张盼翔、心理教师杨玉婷联手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多学科主题整合课《蝴蝶》,这是我校第一次全学科大境脉主题整合课程教研。当时,与会的特级教师、温州市教研院胡玫院长给予了高度评价。课后,我打电话向杭州师范大学徐丽华教授汇报,她用怀疑的口气说:1小时太短了吧?我自信地说:1小时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更常态,能走得更远。徐丽华教授很好奇,亲临听课后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研讨,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式学科整合课的优质课评比,并在徐丽华、孙芙蓉、陈素平等专家教授指导下,从课程的研究走向课堂的研究,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从跨学科主题整合课到超学科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如在单学科教学中,我们提出了“三界四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打破“重教轻学”的残局,突破“重学轻人”的格局,击破“重经验轻科学”的僵局,让教师在试课、磨课、验课的过程中快速提高教研能力。在理论架构、开发体系逐步完善之中,全校也掀起了多学科主题整合课的教研热潮。我也参与其中。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五周年校庆之际,全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小学多学科主题整合课:教什么,怎么教》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多学科主题整合课的研讨,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后来,“境脉学习整体变革”获省教研课题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荣获温州市课程改革样板校等荣誉。
        家校联动:在学习规程上赋能
        办好一所学校,不仅要“尽力”,更要“借力”。
        趣味田径运动会、发展恳谈会,学校邀请高校工会主席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邀请教授、书法家王客题写校名,邀请张真博士、徐文正教授谱写校歌;邀请李校堃院士开设“院士讲坛”,设立“院士奖学金”;邀请温籍数学家季理真教授与“小数学家”面对面交流;邀请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陈旸院长与“小科学家”面对面……
        学校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倾听家长的声音。那么,家长代表怎样产生?既要有高校教师代表,又要有村民代表,于是我们决定让各班根据学号抽签决定。
        学校鼓励家长进课堂。为了提高家长课堂效率,我们统零为整,启动了“家学周”活动,将家学课堂固定在一周五个半天进行,在班主任指导下交由家长授课。家长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或带着孩子抵达科学的殿堂,看看“生长因子”如何修复破损细胞;或动手设计制作风筝,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空气动力学与春风拂杨柳的联动;或跟着生命胶囊走进人体的世界,探索人体的奥秘……“家学周”为孩子打开了从未抵达的“新世界”。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校启动了“云家学周”并融入“真人图书馆”项目,邀请了高校教授、博士加入“真人图书馆”资源库,并建立线上搜索引擎。此后,又融入“百名博士进校园”活动,内容涵盖了医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生物学等20门学科。
        学校、家庭、高校和社会四股力量合理协调优化,以“家学周”为契机,从“家学周”衍生出“家校部落”,融合四者之力开展优质高效的“家学”五育课程。2019年4月,学校成立了心理工坊,21位温州心理专家成为首批专家组成员,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减压服务,为心理教师提供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等。
        虽然在各方联系中总会有困难出现,但“谐同”发展的理念让我们与家长最终都走到一起,这时候的学校德育不再只是常规意义上的规范学生行为举止,而是从内到外改变孩子的眼界、气质、德行,这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师生共长:在舞台上给你留个位子
        办学之初,学校临时招聘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又调入几位高校教师家属。教师团队中有班主任经验的只有3位,一年级6位语文教师中有4位是新教师。这样的师资能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吗?
        我有些担心,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我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提出了教师应具备“书卷气、底气、大气”的要求。在工作中,我喜欢教师提意见,并在沟通中与他们进行思想的有效碰撞。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师工作交流会、教育故事会、德育300秒论坛,由教师分享朴素的实践智慧;每学期进行金点子、钻石奖评选,引导教师将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
前不久的市学科骨干评选,学校只有2个推荐名额,却有多达15位符合选拔要求的年轻教师参与竞争——这只是学校教师成长的一个缩影。几年来,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潘照团校长被评为市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出版多部著作;连旭萍副校长被教育部选派赴澳门担任教学指导师,著作即将出版;2位教师荣获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大赛一等奖;8位教师荣获市教坛新秀或学科骨干称号;6位教师荣获市优质课一等奖;12位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
        “在舞台上给你留出一个位子”是学校报告厅墙上唯一的一句话,这个“位子”不仅是留给专家、领导、教师、家长的,更是留给每一位学生的。学校不只有一个舞台,“泉川星秀场”“小数学家讲坛”“小文学家讲坛”“小科学家讲坛”“清廉教育讲坛”都是学生的大舞台。第一次“星秀场”活动,一位三年级学生拿着话筒唱歌紧张得“瑟瑟发抖”,那一幕让我记忆深刻,也坚定了我们为孩子成长搭台的决心。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经历,孩子们成长了。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学校都要求学生拿着话筒发言。
        
        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留出时间让孩子玩。孩子成长也离不开活动,需要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守则、学会控制情绪。我们不遗余力地开展各种活动,如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晨会等,让每一位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我们与温州晚报合作成立小记者站,参与世界温州人大会和世界青科会、文博会等采访。还与温州晚报联合成立市青少年媒介素养学院·思辨学院,通过大境脉校本课程与媒体素养系列课程培训,提升学生应对信息时代的综合能力。学校开展南拳、瓯剧、京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活动项目带来的不同体验……
        孩子是智慧的源泉,是学校的主人。“童渡”“手印墙”“N次方”“童心食代”等场馆都由学生命名,校园里到处镌刻着孩子的姓名;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活动方案由学生策划;校长、老师向学生拜师,学生挑战校长、老师……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学校里小舞台上的展示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我想,学校本来就是为学生而存在的。
        为了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学校又组建了教育集团,并在分校试行级部制改革,将其分成“低年级部、中年级部、高年级部”三个微型小学校进行办学,以此来翻新“学校管理”这片土壤。我觉得当把管理权力下放至一线教学之中,管理才能拥有更强的活力,教育才有更强的支撑。在完善分校发展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润泽教育”,创生了“润泽课程”“试错课堂”……学校正朝着高品质办学之路快速发展。
        (作者系特级教师、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10月13日第12版
作者:陈加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