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评论 | 乡村教育“数字化之困”当引起重视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5-04-30
评论

       近期,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深入推进集成化,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大力推进国际化,持续增强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意见》强调,要健全教育数字化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教育正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乘势而上。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但观察发现,教育数字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乡村学校学生数字化素养不足,面临着智能手机沉迷难题;基础设备缺乏日常维护,硬件老化,软件升级难,影响了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乡村学校规模小,教师年龄偏大,数字化教学专业能力不足。

       让教育数字化精准匹配乡村学校的教育需求,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调查发现,有的乡村学校还没有计算机室,电子白板也做不到班班有。因此,要加大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更新乡村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班班通设备,提高网络覆盖质量,让所有乡村学校的教室都能接入高速网络。

其次,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目前,乡村学校教师年龄普遍较大,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数字化教育教学技术慢。有些教师以数字化设施不足为借口,习惯用一支粉笔上课。提高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素养,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教育技术和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研讨及教师交流活动,引导他们掌握数字教育技术,学习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质量。同时,要出台举措,鼓励乡村学校教师使用数字化设施上课,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作用。

       其三,加大数字化资源整合力度,增加适应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教育内容。解决数字化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教育不匹配难题,一要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二要建立乡村教育数字资源库,整合匹配乡村学校教育的优质教学视频、课件、电子教材等资源,开发适合乡村学生的数字教育内容,让乡村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其四,坚持数字赋能,化解乡村学校空心化和边缘化难题。语数教师“留守,”英语教师“走教”,专业音体美教师缺乏,成为不少乡村学校的常态。对此,要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以“五育并举”为理念的乡村学校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双师课堂”,让乡村学校开齐课表内的非学科课程,补齐美术、书法、音乐、体育、信息科技、科学等课程短板。

       同时,在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乡村学校还要注意沉迷手机问题,强化家校合作,对学生加强引导,真正让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学生发展。

       作者余民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来源 |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

原标题:《评论 | 乡村教育“数字化之困”当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