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60多万,每年回乡初、高中毕业生6000多人。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近两年来,该县把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当做一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社会青年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完善县、乡两级职业培训网络,每年拨出240万元作为职业学校办企业的发展资金,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校企联合、订单培训等办法,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广东两家人力资源公司已与第一、第二职专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首批投资的餐厅、试验楼已投入使用。全县已拥有职业中专和电脑、电焊等热门专业技能培训学校16所,开设有服装设计、家电维修、师资、技工、医师、护理等长线专业28个,还开办有特色种养殖、机械修理、美容美发等技术短训班,培养出了高素质劳动者,加快了高效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迅速推广与转化,一大批经过培训的回乡毕业生,成为农村经济的领头人。
该县以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学校为阵地,不断完善科普网络,紧紧围绕特色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技能举办各种培训班,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组成科普讲师团和科技服务队等,在全县407个行政村巡回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建立联合教学点,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提高培训质量。县里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搞好阳光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技术农民和技能型农民工。同时,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团委、工会、妇联等一些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为外出务工青年搞好专业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等,使外出务工农民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低技能向高技能转变。5年来,5000多名毕业生成为“猪状元”、“鸡司令”等养殖能手,1.3万人成为日光温室、食用菌等高效农业种植方面的“土状元”、“土专家”。
为使培训后的劳动力更好就业,该县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瞄准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搞好紧缺人才的培养,开展订单培训,一方面在深圳、郑州、北京、浙江等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办事处,收集传递用工信息、用工价位,组织安置用工人员,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合同。该县先后为深圳、福建、北京、郑州、上海、新疆等地输送培训人员5万多人,季节性外出务工者多达6万多人,年实现打工收入2.5亿多元。(庞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