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在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要设计好“知识要点”、“能力要求”、“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知识要点”、“能力要求”是教学设计的小目标,更是优质课堂必须达成的目标,“要点”与“要求”必须具体、可行。破解“教学难点”是打通教学重点的重要环节。“教学重点”是课堂上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应该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首选。
优秀的教学设计,要策划好单位课时内清晰的教学运行过程。运行过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一两个主题教学内容的精巧设计等。特别需要重点设计的是时间,这是优质课堂的重要指标。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课堂上“教”与“学”的时间宜为1:3或1:4。
优秀的教学设计,要做到心中有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强调“落实”,从学生个体出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有相应的落实措施;对学情要常分析、常反思,做到有方法、有步骤、有成效。
“优”在师生互动
“优”在提出问题。提问方式包括填空式提问、疑问式提问、反问式提问、设问式提问和综述式提问。不管采用哪种提问方式,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一定要强。
设置情景的提问是最优的提问形式。情景的创设最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趣的实验、典型的案例、贴近实际的生活、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及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新科技、新发明等。学生对这些比较熟悉,有亲和力,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优”在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的课堂里,教师是互动的关键,语调情绪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的主要目标是生动,这是优质课堂的最高境界。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心理活力和生命活力,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会教学、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为师。
“优”在评价创新
对优质课堂进行评价,重点应放在“教”与“学”两个方面。
评价教师的“教”应包括:是否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是否重视了学法、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否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能否灵活运用教法;是否面向全体,反馈及时;注重学法指导,训练设计针对性强等。
评价学生的“学”,要关注这样几点:学生积极参与,训练面广泛;气氛活跃,主动投入,掌握学法;能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性强,认真参与读、思、疑、议、练、创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个性和特长;有创新意识、求异精神,善于思考、勇于质疑,见解有新意,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新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