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已连续两年扩招百万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今年要实现再扩招5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现在,不仅是广西,全国各地都在打一场中职扩招的硬仗。
向扩招目标稳步推进
7月28日,细雨霏霏的西安;8月4日,热浪袭人的武汉;8月6日,榕树成阴的福州,10天之内,教育部落实中职国家助学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务的西、中、东部3个片区座谈会连续召开,部长、主管副部长亲自参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汇报交流,对中职招生的重视力度前所未有。
“要抢抓机遇,确保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00万人任务的完成。”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座谈会上反复强调、语气坚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多数地方中职招生进展顺利,势头良好。
在湖北,省教育厅实行了“招生进度通报制度”,要求各市州每10天上报一次招生进度情况,厅领导还带队对上一年度招生普职不协调的地区进行专门督办。截至7月30日,全省已完成中职招生任务的54.2%,预计到9月30日就可完成45.5万人的全年招生任务。
在内蒙古,“各类中职学校可以直接动员录取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还可以实行春季招生”,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东升介绍说,该区的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还由政府出资,对自愿接受中职教育的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全额资助。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招生任务、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取灵活招生方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地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推动中职招生800万人这一扩招目标的顺利实现。
为贫寒学子敞开大门
在河南很多乡镇,随处可以看到“国家资助上职专,升学打工出路宽”的墙体标语;该省4万多个行政村和县、乡政府所在地以及每所初中学校,都张贴了“职业教育宣传海报”,让新的中职国家助学政策家喻户晓。河南省教育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资助政策是推动今年中职招生工作的一大利器。
中职再扩招50万有着充分的依据,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2007年全国2100万初中毕业生,约有870万人将升入普通高中,还有1200多万初中毕业生,理论上都是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对象。但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就读中职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30%,窘迫的经济状况往往阻碍着他们的求学之路。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青少年选择中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论述中给出了答案。
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国务院的这一举措为扩大招生提供了巨大动力。为了贯彻落实新的资助政策,四川省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和办公条件,7月19日省政府还通过方案,决定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调整职业教育专项支出结构的方式落实预算经费。山东、青海、甘肃等地也纷纷召开工作会议,建立资助机构,安排配套资金,全面部署这项惠民政策。
“财政再困难也要把这件实事办好”,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省市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心声,也只有这样的决心,才能使资助政策和招生任务都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让中职招生遍洒阳光
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警惕违规招生、非法招生的警钟也时时在人们耳边敲响。今年以来,有关媒体报道的个别地方存在招生不规范、靠回扣争生源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推进中职招生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机构,为招生工作提供切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以便从根本上理顺招生秩序,杜绝生源大战和有偿招生。
江苏省不仅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而且各省辖市也建立了这样的领导小组,对招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重庆市则改革了中职招生管理体制,将包括技工学校在内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全部纳入“中职招生办公室”统一管理,还出台了“五条禁令”规范招生;安徽等多个省市更是改变以往按部门和类别自行组织招生的做法,将招生工作统一交由专门机构负责,一旦发生有偿招生、非法办学等违规行为立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一方面积极发展,一方面规范管理。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部分省、区、市还建立了两级或三级专门机构。随着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
逐步照射到各个招生环节,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地职成教育系统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中职招生任务的圆满完成。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