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时坐下吃点东西补充“战斗力”。 记者海国 摄
招聘现状
理工生专场招聘会昨举行 仅有5000人参加
两年不发工资学生也排长队
本报讯 (记者徐静)昨天,广东理工科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招聘会延续前日招聘会现场的冷清和“静悄悄”之势,仅有5000多人进场。让人奇怪的是,全场唯一一个排长队的招聘单位,开出的条件竟然是两年内不发工资仅提供补贴。
招聘会现场继续“静悄悄”
昨天的招聘会有70多家企业进场,偌大的体育场内显得空空荡荡。前天的文科类专场招聘会场内冷清,学生很少,出现难得一见的招聘会上“静悄悄”的场景。昨天,这一态势依然延续。现场多数学生都表示,自己进场只是试试运气,没抱太大的希望。
昨天入场的招聘单位多为中小企业,排长队的情景很少。唯一的例外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摊位,从昨天招聘会开始到下午2时,该招聘单位前的长队都超过20米。为提高效率,该单位的招聘人员不得不一次面试三个学生。
招聘人员钟先生解释,他们正在做的是“青年俊才”培养计划。这些“俊才”通过招聘进入单位后,工作与正式员工无异,不同的只是身份和待遇,他们都是储备干部,储备期两年,今年计划招聘150人。
“发展机会最重要”
钟先生说,毕业生进入公司后,本科生每月可有1500元的补贴、硕士生2500元,每天午餐补贴是12元,公司负责上保险和年终奖,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
钟先生表示,研究院的措施对学生素质提高非常有利。进入研究院一年后要进行年末考核,优秀者可获推荐攻读硕士或博士的资格,学费全免,读书期间补贴还会继续发放。如果毕业生对进修没兴趣,可以到次年考核成为正式员工,也可能被推荐到在深圳与研究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
研究院为何只给补贴不给工资?钟先生解释说,一方面是为节约成本,应届毕业生经验欠缺,公司须对其进行培养,同时也为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
招聘会上排长队并不稀奇,但如果招聘单位不发工资,仅有补贴,还要排长队,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小林解释说:“我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在研究院里有机会继续读研究生,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是企业,工作两年不给工资,自己肯定不会考虑。”
早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孙狄曾建议借用“博士后”模式,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设立两年的见习期。不过,多数学生表示,与其在学校读“学士后”还不如到校外锻炼,反正早晚都要走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