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方净土,可是不到一年时间,新密市市直一初中校长、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相继落马,涉案金额百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汲取教训,弘扬正气,6月17日,新密市检察院办案人员在教育体育局召开的新密市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上,结合这两起案件,对作案动机、发案原因等进行了详尽剖析,为教育系统提出了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
案情分析
一人多职权力失去监督
校园纯净的环境被一些人的私欲破坏,这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痛心疾首,为还校园一方净土,新密市检察院通过对教育系统近几年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进行分析,为教育系统提出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
从这些案件的性质上看,多数为贪污和挪用公款,而犯罪人员贪污、挪用的款项大部分来自小金库。这些涉案学校的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择校费;二是违规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三是学校对外的管理费、租赁费;四是对政府拨付的资金采取虚构用途,开多支少。
从犯罪人员的成分上看,多数是具有特殊身份和权力的管理者。他们多为学校领导、财务人员和行政干部,拥有行政权力、财务管理权力等。他们大都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而高学历、高智商让他们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
从这些职务犯罪的手段上看,不难发现他们大多都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从最初的贪小便宜,私心一点点膨胀,直至走入犯罪的深渊。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有少支多报,或虚开发票从中贪污的;有把应入正规账的收入、利润不入账,个人侵吞或“多人私分”的;有同一费用重复报销的;还有利用购买教辅资料和其他教学用品的机会捞取回扣、好处费的……为逃避侦查,他们在犯罪前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作案后想方设法掩盖罪行。
经过对这些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分析,办案人员发现,很多学校存在“一人独大”的局面。在学校里,行政主要领导在教学体制、人事安排、后勤管理以及重大事件的处置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处置权,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必要的监督。虽然学校内部有教代会、工会等部门,但这些部门都是在书记、校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很难落实监督,往往存在书记、校长“一言堂”、“一支笔”、“一人多职”的弊端,为腐败的产生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