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发展职业教育须先破除陈旧人才观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06-19
 原标题:发展职业教育须先破除陈旧人才观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高级技工的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问题首先在教育,特别是技工人才培养出了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无视和偏见,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
    世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竞争,这场竞争不仅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更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理论上而言,马桶盖或圆珠笔之殇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这方面技能人才的缺失。这要求国内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应适应现实的需要,为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打下人才基础。
    其次,大学生与技工相比在成长空间和所享受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塑造一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
    总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的需要。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成了“香饽饽”,这足以说明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只要提供适合人才成长和技能发挥的平台,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作为父母或者老师,要以新时代的思想和眼光去指导孩子的人生,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让人各尽其能。当然,这种观念的改变,最终还将由市场所带动。市场才是造就工匠最好的“打磨机”。这显然要求广大企业应当重视改善劳动环境,提高职工的待遇和权益保障水平,让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更有职业尊严和自信。如此才能有更多青年人乐于去就读职业院校,建设制造强国自然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富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