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01-27
 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纪实
记者 姚佩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中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引导各县、校兴办“规模大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全面落实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逐步提升我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市有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30所,其中教育系统21所(含省属1所,民办8所),人社系统9所(含企办6所,民办1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75个,职业学校布局已实现县(市)区域全覆盖。连续多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各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近3年培训7万余人次,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统筹规划 突出办学特色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我市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阔步发展。
  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差问题,我市于2017年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通过撤并、联合、转型等形式,整合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合理调整职业学校布局。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8所县级职教中心和4所民办职业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类教育,需要不断地淘汰过时专业,增设新生专业。为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提升教育质量,我市于2018年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开展全市中职学校合格专业评估验收工作,统筹专业布局,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中职学校共开设专业158个,合计17大类54个专业。
  多种活动 彰显职教魅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校进初中”等活动,全面展示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实绩、专业特色、教育教学模式及就业安置等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各类新媒体广泛宣传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相关利好政策,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参与并支持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了解、人人支持的职教氛围。
  在全省率先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检测。2020年7月组织全市中职学校一、二年级11344名学生开展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考试,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情况;11月对全市6348名学生开展专业技能检测,进一步促进渭南职业教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我市认真贯彻中省职教政策要求,积极调整职普教比例,在确保职普教不低于4:6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我市中职教育招生连续4年过万,其中,2017年中职学历教育招生10494人;2018年招生10406人;2019年招生15596人;2020年招生14190人。
  产教融合 职教发展成就斐然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使职业学校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目标,初步实现了生产车间与实训室紧密结合、课堂理论和生产实践同时进行。截至目前,全市职业学校与全国57家企业合作办学。
  组织1+x项目申报,推动行业认证。截至目前,我市证书项目试点涉及12所学校、18个专业、32个点位。
  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专业的教师团队。为此,市教育局联合人社部门,通过人才招聘方式积极解决职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积极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和进企业实践活动,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等方式,全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近3年来,组织192名教师参加全市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推荐61名教师参加省级教学设计比赛,50人获得省级荣誉;组织80位教师参加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手推荐评选,推荐20人参加省级比赛,14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渭南职教人将一如既往,正视困难和不足,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构建渭南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打造“渭南工匠”,为我市经济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