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国家利好政策重在执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宋凌燕 丁境炫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2-03-11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国家利好政策重在执行
       南都“两会·大家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探讨“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失败者的教育”话题
 何力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主任
  杨金龙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教师
  姜大源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关注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为什么长期被认为是失败者的教育”“工厂该怎么留住年轻人”,全国“两会”期间,社交媒体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讨论,勾勒出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困境:职校招生难,工厂用工荒。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出策,“职教高考”“如何让职业教育挺起胸膛”成为热词。
  3月10日,南方都市报举行“两会·大家谈”在线论坛,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室主任何力等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真实现状和背后成因,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在论坛中,嘉宾一致认为,职业教育距离比肩普通教育还有距离,今后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形象,需要将国家的利好政策落地施行。此外,多位专家认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也有嘉宾指出,“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需要扭转。
  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职业教育继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指出2022年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支持政策
  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南都“两会·大家谈”
  升学主义冲击下的职业教育 就业市场学历更被看重 职校逐渐不再是个好选择
  一些中职学校出现招生困难的情况,于是转而走上“升学”的道路,靠提高升学率来吸引生源。“这些中职失去了自身特色,升学又比不过普通高中,反而越办越差。
  2021年,职业教育法迎来25年首次“大修”,修订草案中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然而,两种教育类型在现实中仍被区别对待。尤其是去年“双减”政策落地后,中考后的普职分流政策曾一度成为舆论热点,“50%的学生在中考后会被分流到职校”,让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被激发。“调查发现,30.2%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职业学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提供的数据显示。
  职校为什么被“嫌弃”?在“两会·大家谈”论坛上,何力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后,职业教育遭受巨大冲击。加之就业市场上,学历越来越被看重,上职校逐渐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甚至有初中老师会教育学生:“如果不好好读书,你们以后只能去上职校。”
  事实上,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中,确实有一部分是初中会考成绩达不到普通高中的学生,“初中就不想学习的学生,集中到中职,导致中职的学风很差。”何力观察到,“新生往往在刚开学的前两周纪律还不错,之后就被高年级的学生带偏了。”
  种种原因下,一些中职学校出现招生困难的情况,于是转而走上“升学”的道路,靠提高升学率来吸引生源。“这些中职失去了自身特色,升学又比不过普通高中,反而越办越差。”何力提到。
  此外,何力发现,现实中,很多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并不达标,比如学生数量、生均占地面积、师资力量等,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一些企业也并不愿配合职校教师到一线参与工作。
  职业教育困境 技能人才短缺 高薪仍无法招到合适的人
  这两年毕业生的薪资突然涨起来了,企业确实招不到人了。比如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的学生,实习工资在6000元左右,毕业后工资能达到9000元。问题在于工作几年后,薪资的吸引力淡了,对比工作环境或者工作状态,尤其和那些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同学比,大家还是会有些想法。
  如果说办学条件和招生门槛限制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那么毕业生的去向,可能是导致职业教育难以比肩普通教育的更重要一环。
  职业教育的困境,导致中国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技能人才的短缺。姜大源注意到,一些岗位即使提供高薪资,仍然无法招到合适的人,“钳工、焊工现在都缺。”他预言,几年后,中国的“技工荒”将成为严重问题。
  杨金龙所在的技师学院主要培养高级技工、技师,“这两年毕业生的薪资突然涨起来了,企业确实招不到人了。”他在论坛上介绍,比如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的学生,实习工资在6000元左右,毕业后工资能达到9000元。
  问题在于工作几年后,“薪资的吸引力淡了,对比工作环境或者工作状态,尤其和那些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同学比,大家还是会有些想法。”杨金龙说。
  为什么坚持中考后“普职分流”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普高教育 职教可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人才
  中国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家长也应该扭转观念,高学历不是唯一选择。家长真正应该焦虑的是什么?大学毕业后就不了业。
  中职吸引力减弱,能不能推迟中考后“普职分流”?全国“两会”召开前,在教育部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指出,目前仍要坚持“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政策,普职分流十分必要。
  陈子季解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职业教育为全国产业链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人才,”姜大源坚称职业教育不应被贬低,“现在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工厂找不到工人。”
  何力在中职任教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确实不适合普通高中的学习,“有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语数英已经有些吃力,去了普通高中更学不进去。”也有不少在中职成绩优秀的学生,想到普通高中继续升学,最后因为跟不上,再转回职中。
  姜大源指出,中国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他认为,应该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家长也应该扭转观念,高学历不是唯一选择。“家长真正应该焦虑的是什么?大学毕业后就不了业。”
  利好政策连续出台,职业教育还缺什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提供机会按需学习是最公平的教育
  从国家政策看,近几年职业教育无疑是备受重视的。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嘉宾大都认为,国家的利好政策重在执行。
  杨金龙表示,职业院校和技术院校要加强自身内涵,突出自身的特色,职业教育不能以升学为目的。
  几年前,姜大源形容职业教育的状态是“上热下不热,官热民不热,校热企不热”。“现在没有变”,他观察到,“我们行业内部人有时候也从看不起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政策,我们没有自信”。
  比如,姜大源指出,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了70%劳动者的职业教育,“竟然没有核心期刊,竟然不是一级学科”。他建议,尽快在教育学中,设立第四个一级学科——职业教育学。
  姜大源多次强调,中国学生应该从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理想的情况下,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接受不同种类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还应该有多次机会能回到学校,按需学习。“横向有多个种类,纵向有多次机会,这才是最公平的教育”他说。
  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建议构建普高与职高学籍互转制度
  “在实行普职融合的办学模式中,学生们既可以学习高中知识参加高考统招,也可以倾向职业技能学习,这样可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提供多种选择。”住粤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建议构建高中阶段学籍互转制度,强化政策支持、评价标准、联合教研等制度设计,加快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技能型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泾渭分明的普职分离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马光瑜表示,普职融通能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探索方向。
  马光瑜建议,要完善制度设计、健全政策支持,进一步制定支持普职融通的相关政策文件和试点工作方案,细化基本原则、组织实施、权利和义务、考核与奖励等,为普职融通提供政策保障和实施指南。对于普职融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学籍互转,要制定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文件,打通普职融通技术层面壁垒。
  民进中央:“普职分流”比例不搞一刀切,强化综合高中教育
  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提出尽快调整完善高中阶段“普职分流政策”的提案。民进中央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普职分流政策”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造成诸如家长教育焦虑、中职教育偏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定位、中等职业学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普职分流政策”比例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实际等问题。
  对此,提案建议尽快调整完善我国“普职分流政策”。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方面不搞一刀切,强化综合高中教育,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发展,畅通中高职升学渠道,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从“刚性分流”转向“柔性分流”。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方面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省市可开展高中后“普职”分流,将分流的重心上移,将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主体。
  民进中央建议,淡化普职的区别,模糊分流的概念,从“普职二轨分流”转向高中阶段教育多类型发展,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转换通道。强化综合高中教育,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在普通高中课程之外,可开设职业应用类课程并制定相应课程标准、毕业要求和考试制度,为高中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学习普通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
  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职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双向流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在中职和普高之间及时调整转换。鼓励普通高校将职业应用类课程学习纳入招生要求。以此全面提高我国高中阶段毕业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基本职业技能素养。
  采写:南都记者 宋凌燕 丁境炫 实习生 郭一蒨 张丽缇 崔眠曲 综合南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