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儿童学美术重在培养兴趣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2-23

        进入12月,深圳各大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开始陆续迎来寒假招生的高潮。

        据记者了解,由于招生情况火爆,一些大型品牌机构的周末时段课程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一位难求”的情况。深圳的小学和幼儿园基本都设有美术课和劳作课,为什么家长却如此乐于花钱给孩子“开小灶”?家长在孩子的美术启蒙教育中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带着以上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学美术 家长为孩子“开小灶”

        上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少年宫的杨梅红美术基地。该基地为两岁半至13岁的孩子提供按年龄递进的各类艺术课程,涵盖了手工、水彩画、国画、书法、动漫、时装设计等各个门类。因为刚好是下课时间,门口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基地不得不分班下课,以避免混乱。

        可可今年6岁半,正在上一年级,从3岁起就在该基地学习,始终乐此不疲。可可的妈妈林女士说:“我觉得从小接受艺术熏陶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但幼儿园和小学的美术课上得太简单,所以就送孩子过来了。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也很喜欢,有一次感冒了也坚持要来。”经过几年的学习,林女士认为女儿有很大的进步,但并不体现在“画得像”上,而是整体构图、色彩运用、审美情操等方面。在采访中,该基地注重审美启迪而非技巧培养的美术教育观念得到不少家长的认可。

        激发兴趣 比“画得像”更重要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深圳的小学虽然都开设了美术课程,但由于在课程设置上是副科,并不受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也主要强调“模仿”而非“启发”,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特点。作为社会力量的培训机构的加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学龄前儿童美术启蒙教育的不足,因此受到家长的追捧。

        对此,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熊贤君教授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或是让孩子“画得像”,而在于激发孩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其美术课程由于要照顾到大多数孩子,在教学手段和效果上都会受到限制,有条件的家长送孩子上美术培训班无可厚非。但是,家长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兴趣的激发者,而非抱着功利思想的强迫者,在选择培训班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