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为基础教育编写更多的高质量主流教材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3-31
        ——人民教育出版社60年教材建设与发展撷英
        四川省绝大部分市州,数十年来一直采用人教版教材,新华文轩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紧密合作,保证了全省数千万中小学生 30余年“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近年来,在省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和各市州教研部门的积极参与下,新华文轩还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整合双方的专家资源与渠道资源,围绕教材内容对全省各地区中小学教师,以培训、座谈、教材回访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努力促进全省城市与边远地区教学资源平衡。
201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迎来了60华诞。
        这一年12月18日,人教社不仅完成了建社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由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转变为大型的现代文化教育企业,同时也成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核心成员单位,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根基
        教材编写建立在深厚的科研基础之上
  2010年12月15日,200余位从事基础教育教材研究和编写的专家、学者、编辑,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会聚,出席人教社举办的 “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学术论坛”,就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优秀的、高质量的教材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基础之上”,“高质量的教材必须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这些鲜明的观点为与会人员所广泛赞同。
        人教社总编辑徐岩在专题报告中,系统梳理了人教社出版的10套中小学教材的历史脉络,总结出人教社加强主流教材建设的经验:教材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教材编写要强调在扩大国际视野的同时,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教材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教材编写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经过教学实践的考验;要建立一支专门从事中小学教材的研究、编辑、出版管理工作的教材建设队伍,以保证教材质量不断提高。她强调说,这些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紧密结合。
        目前,人教社共有1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正在进行之中,这些课题围绕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展开,同时也为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人教社的特色、人教版教材的特色在哪里?对此,人教社的编辑们也有着自己的回答:
         ——集研究、编写、出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人教社的教材编辑既是教材的研究者,同时也是教材的编写者,形成了数百人的实力雄厚的编写队伍,这是人教版教材质量始终居于行业前列的根本保证。
        ——高度重视学科教学研究和教育、教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人教社20多个学科教材编辑室,同时也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相应的学科教材研究中心,200多名教材编辑,同时也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教材无小事,质量是生命。人教社制订了高于国家质量标准的内部质量标准,编辑室在教材发稿时,都严格履行三审、三校程序。各学科编辑室每年都到各地举行座谈会,听取广大教师、教研部门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终端和渠道服务保证了教材发挥最大效用。持续开发配套产品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发行单位建立新型的合作代理关系,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做好教材培训工作,以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提供丰富而实用的教学辅助资源和交流互动平台。
历程
        让孩子和老师们感到踏实放心
  人教社的60年,也是一个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勇于超越自我的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教社积极投身国家教育改革的浪潮,成为“教材多样化”有力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目前,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以50%以上的稳定市场选用率跻身于众多优秀的教材版本之中,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教材”之一。
        数十年来与人教社密切合作的各地出版与发行单位的老总们对此也深有体会。
       “在60年辉煌的历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次敏说,“人教社的中小学教材,品质优异,学科品种齐全,教学配套资源丰富,教材培训等售后服务及时到位,特别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已经逐步确立为主流教材的地位。重组后的新华文轩将在市场拓展、教师培训、印制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教材产品区域使用的综合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全面代理人教社教材在四川的出版发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扩大作为国家主流教材的人教社教材市场占有率。”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丽生说:“十几年来,在教育和出版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们携手并肩,经历和见证了人教版课本不断成长创新,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60年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开卷有益,温故知新。”“作为一个出版人,我过眼经手了不少图书,仔细阅读过的也不少,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要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有人说,是教育与出版成就了人教社今天的规模,而我则认为,是人才与文化铸造了人教社今天的辉煌。”这些温暖和满怀激励的话语,出自全国各地的出版人,他们见证了人教社60年成长。
展望
         为基础教育编写出版更多高质量主流教材
  在人教社成立60周年之际,新的一页也由此翻开——人教社要在今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坚持把服务教育作为根本宗旨,继续保持和发扬科研立社、人才立社的优良传统,努力编写出版更多更好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优质主流教材、优秀教材和教育类书籍。
不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层,还是专业编辑与研究人员都深知,作为中小学教材编写的 “国家队”,人教社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编写高质量的主流教材和优秀教材,是党和国家对人教社提出的要求,是广大师生、教育界的期待,也是人教社的重要责任、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的理想信念。”徐岩总编辑如是说。她认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与人教社的实践,总结出主流教材的建设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教材应该具备较高的质量标准;教材的编写、出版单位应具有权威性;教材建设应该具有 “大教材观”,体现教材的立体化 ;教材建设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她说,近年来,依靠高质量的教材、学科齐全的教材品种、丰富的教学配套资源、及时到位的教材培训等售后服务,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已经逐步确立了主流教材的地位。
上一轮中小学教材已经使用十年,明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生将使用新的教材。目前,人教社正在集全社之力,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重要工作。据徐岩介绍,近两年以来,人教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新课标实验教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科研课题。如“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人教版各科实验教材横向与纵向衔接研究”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并将在下一步的教材修订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前,人教社各学科编辑室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了近百场一线教师教材修订专题研讨会和专家研讨会,就教材修订广泛地征集了来自教学一线和学科前沿的真知灼见;关于教材修订涉及到的其他技术环节,比如教材的版式设计、插图绘制、印刷工艺等,也正在进行筹划;与各省市教材代理单位——各地出版、发行集团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双方责任和义务。
数字
10亿
  主持或参与拟定了2000年以前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先后研究、编写、出版了10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超过4万余种,发行量逾600亿册,读者数量超过10亿人。
338万
  2003年到2010年间,人教社在合作代理单位的配合下共培训教师338万人次、39270个单元 (14213场),派出培训专家21458人次。
400
  人教社每年还要对实验区进行教研回访,自课改以来,共回访了400多个省份(地市),听课1270多节,召开座谈会1000多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