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老师让学生“扇同学耳光”,尴尬了谁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4-12-11
    12月9日,一题为“景洪小学老师叫同学打6位同学100个耳光”的帖子在微信传播,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今日获悉,目前,校方已公开向学生及家长道歉,并对涉事老师进行了处理,当地派出所己对此事介入调查。(12月10日)
  近一段时间来,各地曝出的“教师猥亵女学生”、“幼儿园体罚儿童”、“班主任辱骂学生致使其跳楼自杀“,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这不仅让公众对现行教育工作者的不当行为表示质疑,也让诸多学生在这样的阴影笼罩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据该事件的报道,6名学生未完成作业,因之前向老师承诺过没完成作业就“罚抄”或者“扇耳光”,他们不愿意罚抄而愿意接受被打耳光,于此,同桌便担任起了老师体罚的“小帮手”。
  对此,笔者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但关键还要看如何引导。众所周知,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上学期间被先生打了戒尺,而后再也不迟到。虽然在以往的教学生涯中,适度的体罚学生是有效的、必须的,但是,报道中的6名孩子被打100个耳光,还是有点“过”了。
  首先,对于未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可以多与家长和学生沟通,找出原因,努力补救错误,而非让学生在“罚抄”与“挨打”两者之间选其一。其次,打学生耳光如果“下手太重”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中耳炎甚至是失聪,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暴力”是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
  言及于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渴望自己培养出的孩子能成人成才。一个正确、科学的教育环境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家庭的未来。所以,“暴力体罚”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只有在以“积极鼓励”的前提下适度的“恩威并施”,才是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最和谐的方式。“操之过急”不仅不见效,反而会适得其反,忘所有“育人子弟”的教育工作者采取正确的方式教导年幼的学生,切勿过激而导致“误人子弟”。众当三思,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