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小学生艺术节也当“不忘初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6-12-02

       中小学生艺术节,顾名思义,就应该以“中小学生”为“主力队员”。切莫小看了稚嫩之美,那是成熟的艺术家再也回不到的境界。

       第十届杭州中小学生艺术节目前正在进行中,各大奖项将于本周六决出。为获得一个好的名次,许多学校也是“蛮拼的”。艺术节鼓励创新,如果是原创节目,更容易获奖。因此,据媒体报道,有学校甚至花费1.5万元重金,请某著名作曲家为本校合唱团谱一首原创曲子,有的请专业导演进行全套编排设计。

       拼,是对的。但这么拼,不对!

       学校为参加艺术节比赛,请校外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适度参与创作,本来无可厚非,但关键要“适度”而不能“过度”。这就有如学校之间进行足球比赛,哪怕请梅西、C罗来当“指导”都无不可,但若梅西、C罗也下场去踢,“指导”摇身一变而成了参与其中的主力队员,那就破坏了规则,也践踏了体育精神。

       没有人奢望中小学生的足球比赛能达到世界杯的水准,因为业余比赛的意义重在对体育精神的倡导。固然,业余比赛输赢与名次依然很重要,这也是体育精神的应有之义。但为了赢得面子,同时不应输掉“里子”。“面子”很重要,它却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里子”,与“里子”高度统一的“面子”才是真正的“面子”。

       相当令人忧虑的是,像这样重金买曲子的事并非孤例,甚至“最近几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花钱买曲子、花钱买剧本、花钱请导演……那么问题来了:专家们把事干完了,那孩子们做什么呢?这样的艺术节还是属于孩子们的艺术节吗?

       中小学生艺术节,顾名思义,就应该以“中小学生”为“主力队员”。出自于中小学生之手的艺术可能显得很稚嫩,但他们本该就这么稚嫩。而稚嫩,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切莫小看了稚嫩之美,那是成熟的艺术家再也回不到的境界;也切莫小看了中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对这类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事情做得很漂亮。而且这类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又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他们本来是艺术节当然的“主角”,但最终却被挤到了“配角”的位置。

       杭州中小学生艺术节自1998年起至今已历10届,那么也就适用如下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杭州中小学生艺术节当初为什么出发呢?是要以艺术节为抓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学校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已历十届的杭州中小学生艺术节也许需要来一次正本清源,回归初心,把“主角”的位置重新赋予中小学生,同时还需要更加科学地制定评判标准,以面向中小学生的视角来评判中小学生的艺术,那些成年人的成熟作品必须被逐出赛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