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回到元点面向未来,以人格教育为第一教育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12-10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仪式。
    近两年,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在逐渐改变广州的教育生态和资源格局。去年12月,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刘良华担任集团总校长,探索教育集团与高校知名教育专家联手管理教育集团的运作新模式。这位专家型校长告诉信息时报记者,集团正用“回到元点,面向未来”,重新定义学校,并以“人格品质”作为第一教育,赋予教育真正的内涵。
    办什么样的学校?回到元点,面向未
    据了解,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领衔,集团成员学校包括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海珠区知信小学、海珠区金影小学,是海珠区东部的首个教育集团。
    据刘良华介绍,成立教育集团后,集团确立了“回到元点,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以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以“培养通情达理、文武双全、劳逸结合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将在未来几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子“刚柔相济,文质彬彬”的人格品质。
    刘良华认为,“回到元点,面向未来”的主体是学校,要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刚柔相济,文质彬彬”的主体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刘良华说,在具体的发展规划中,主要追求两个方向:一是面向未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把学校办成“智慧学校”;二是回到元点,道法自然,把学校办成“自然学校”。智慧与自然、智慧学校与自然学校,这是两个矛盾的元素,“我们希望把这两个矛盾的元素在教育集团里以对立统一的方式体现出来。”
    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好学生?这是刘良华做集团顶层设计时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好学生有三“好”: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三者一起构成教育集团追求的“新三好生”。
    实施课改:构建“新六艺”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身体锻炼和性格发展的倾向,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三所学校、五个校区从本学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情“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程体系特别添加了“情感教育”。“我们把情感教育单独拎出来,是想告诉孩子和老师、家长,德育中的情感是我们出发的元点。”刘良华解释说。
    “在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德智体美劳情’六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通过课程整合,形成‘大德育’课程。例如,通过知识德育(知性德育),在观念知识上渗透德育;通过身体训练,在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训练其意志品质;通过审美教育,把美育或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让孩子们变得和谐、从容、不焦虑。这样看来,德育就不再是没有内容的‘空架子’。”刘良华说。
    人的培育: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感
    刘良华表示,社会教育的核心是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人一旦进入社会,不劳者不得食,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的元点定位在自食其力上,通过‘食育’的途径,让学生体验交往的规则与生活的责任。”他阐释道。
    学校正致力于构建食育本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课程体系,鼓励师生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服务,尤其重视以食育为中心的劳动课程。据介绍,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布置学做饭的作业,要求班主任把家务劳动作为第一作业,而非学科作业。“父母给孩子做饭,孩子觉得不好吃就会抱怨。即便好吃,他也会挑剔。而孩子亲自做饭,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要是把饭烧糊了,他会在厨房悄悄把糊掉的饭吃掉,再把不糊的拿到外面去给父母吃。”他做了一个生动的描述,“这就是责任感,因为参与,所以有担当。因为有担当,所以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感又将促使他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能够自我管理。文/图信息时报记者徐珊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