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强化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人民资讯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1-06-23
         扎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会区崖门镇仙洞学校 李敬强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身心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健康人格的表现,因此,在小学阶段,德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完善校规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以知导行。
        为此,学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开展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月”活动。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逐条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学校一日常规》,背诵行为规范“三字歌”;印发相关活动记录卡,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养成几个好习惯,如不乱丢、乱涂,爱护公物,坐得正,听得牢等为教育重点。引导高年级学生不打电子游戏、不上网吧、不骑自行车上学、课余不追逐、上下楼梯不奔跑、课间活动要适宜等;结合本班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认真学习、讨论。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应当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如不要趴在走廊栏杆上往下看、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由于在第一周进行了强化,一个月后全班同学都自觉地做到了。
        发挥教师积极性
        抓住养成教育关键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觉悟和管理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学以来,我们加强了教师的政治思想学习,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开展德育工作研讨活动,分析德育工作情况,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组织讨论,共同商议对策,发挥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人人都是德育的工作者氛围。
        例如我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课间纪律及卫生清洁出现不良苗头,而有些教师却视而不见,我意识到,如果不纠正,会严重影响到班风、校风,于是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及时讨论研究,统一思想认识,决心下大力气抓好课间纪律及卫生工作,并召开德育教师的讨论会,通过教师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上下同心一致,共同抓好学生纪律、保洁的养成教育。现在学校课间纪律、卫生清洁有了明显的进步。
        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用“爱”的甘泉去浇灌,还要通过榜样去影响、通过示范去辅导、通过同学去帮扶,更要运用一定的激励去扬起他们奋进的风帆。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如学校梁老师在班级的养成教育管理中,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经常开展“夸夸我们的好伙伴”,使孩子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希望;杨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采取了“每天奖励一句肯定的话”,激励起学生进步的动力,拉近了师生的感情;李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常常巧妙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制定多元评价制度
        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制定评价制度可以对养成教育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包括班级、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利用制定评价制度。
        在班级,我们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多元评价制度,在班内开展“夺星”活动,每周综合评价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热情之星”“发言之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许多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我们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在整个学校内,我们则开展“创争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把学生一日的秩序规范与各项活动进行量化,累计积分,评选文明班级,并颁发“文明班级流动奖牌”,激发竞争意识。
本文来源:江门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