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印江:乡村学校少年宫点燃山村孩子多彩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11-19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8日电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创新方法,加大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争取、建设、管理和使用力度,切实在“建”“管”“用”“创”上狠下功夫,取得良好成效。

    重“建设”促基础夯实。该县舍得用好教室、好场地、好力量投入到新建乡村学校少年宫。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场地,做到 “一室多用”、“多室共用”,切实利用好中央或省里少年宫建设配置资金购置器材,积极争取爱心援建资金,合理调配农家书屋和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设备器材,健全各个功能室,保障少年宫建设及活动的正常开展。合理配置建队伍。依托学校师资,抽取有特长、责任心强的教师,安排到少年宫担任专兼职辅导员,吸纳民间艺人等作为辅导员经常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授课。通过场所和师资的建设,夯实了各所少年宫的基础。如今,各所环境优美的少年宫里经常传出喧天的鼓乐声、整齐嘹亮的合唱声、民乐悠扬的天籁之音,还不乏现代气息的电子琴演奏声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嫩的经典诵读声经常不绝于耳,回响不断。

    重“管理”促规范有序。该县强化组织领导,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部署,成立一把手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正常运转提供人力保证;健全机构制度。制发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意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细则》《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法》等制度。每年坚持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检查评估,并将平时检查结果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做到用过程保结果。同时,每半年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形成了少年宫工作的良性机制,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重“使用”促功能发挥。加强课程设置,积极开设常规课程,如实验学校开设有舞蹈、声乐、器乐等42个兴趣班。同时,县文明办因地制宜,应势利导,要求各地最大限度结合具体实际开设课程。实验学校利用少年宫的 “道德讲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校园正能量”。该校以“诵读文化经典 争做美德少年”为载体,以少年宫道德讲堂为主阵地,坚持以经典辅德、益智、陶情。建成了一校一总堂、一班一分堂,以《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为主要内容,各年级每周至少安排1节课做为国学经典诵读课,每班利用预备时间每天安排10分钟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每天坚持自读国学经典30分钟,着力打造印江的“校园孔学堂”。印江是全国“书法之乡”,国家级、省级书法家比比皆是,木黄少年宫便聘请了国家级书法家汪定强作为编外书法辅导员,定期到校上书法课,该校学生人人爱写、个个能书“书法进少年宫”活动别具特色。全县还利用少年宫每年组织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进行普法、禁毒、安全教育活动,以及各种文体活动等。总之,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重要抓手和平台,全县各类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重“创新”促特色形成。该县注重创新,着力打造“一宫一品”。如木黄乡村小学少年宫坐落在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地、全国“文明村镇”获得地的木黄镇集镇上,该校依托那片红色的土地、文明的土地,积极打造“红色少年宫”,编排了“童心向党”、“跟着贺龙去当兵”等系列红色文艺节目,并多次表演获奖。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校园先进集体”、全省“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荣誉。朗溪乡村学校少年宫,依托“柑橘之乡”的美誉,积极打造“绿色少年宫”。该校从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理念出发,着重培育学生勤俭节约和热爱家乡绿色生态环境。一所所独具特色少年宫的成功打造和形成,激活了山村里的孩子,点燃了他们奔向幸福美好明天的梦想。今年9月16日,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会在印江举行,与会人员参观后,对该县的成功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如今,在各所少年宫的美术室里,一幅幅画作常常透着童真童趣,引领着孩子们的向往于追求;在各棋艺活动室里,一个个孩子常在托腮凝思,打开了他们思维与睿智的阀门;一间间手工制作室里,一双双小手制作出的泥塑、剪纸作品栩栩如生,记录下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少年宫已成为孩子们增长知识、乐于实践的“快乐大本营”。据统计,该县仅2014年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开设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实践等各类班近150个。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家庭家教家风等主题活动210余场次;已建立起180余人的校内辅导员队伍和20多人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今年新建的4所也正常化开展活动。目前,在市级以上有关才艺竞赛活动中夺得各类奖项的少年宫学生就有132人次,先后有2人被评为全省“美德少年”,张蕾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严易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