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市民张先生给新闻广播热线23602211打来电话,表达了对学校营养午餐的困惑和担忧。营养午餐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做到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此,记者范屹进行了深入了解。来听报道:
张先生的儿子小智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住得远,每星期有四天在学校吃午饭。可是隔三差五,小智就会闹说因为午饭不好吃,他都没吃饱。这让张先生心疼之余,对学生营养午餐产生了质疑:
(录音:孩子中午一顿饭8块5,这8快5要在市场上也能买不少菜了。但是孩子因为饭菜不爱吃、吃不饱,我觉得不应该。)
小智所在学校一位姓李的老师告诉记者,张先生的质疑并非个例,因为确实有不少学生午饭吃得差强人意:
(录音:我们班在学校吃饭28个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剩得比较多,三个菜可能要剩两个。)
其实,张先生质疑“学生营养午餐性价比低”,还有一层原因,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他才吐露出来:(录音:老师中午也在学校吃,作为家长就想知道(学生交的)饭费包不包括老师的。或者我们交这8、9块钱到底有多少是给孩子吃的。)
为了了解营养午餐的招标、监管办法,记者联系了从事学校总务工作超过十五年的红桥区实验小学总务处主任邱林。邱主任介绍:去年上半年,市教委就已经下发文件,明令禁止教职员工搭车吃饭,以红桥区实验小学为例,在校吃饭的教职员工都要自行缴纳餐费,餐费标准和学生相同:
(录音:我们老师现在每天有130位左右在学校用餐,也是吃这个饭。但是老师也都是如此,吃一次8块5。月底统一统计,谁该交多少钱。)
邱林进一步解释说,餐费中除了原材料,还要包括其他成本,有些家长对此也存在误解:
(录音:供餐单位要有人工、有房租、有煤水电,不可能按8块5来衡量这个标准。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下线,70%的入口率,就是8块5,孩子们吃到嘴里的是70%、5块多钱不到6块钱。)
为了保证学生营养午餐食品安全和营养双达标,各级教育部门层层把关:市教委规定只有具备卫生许可最高等级A级的配餐企业才有权利参与学生餐竞标;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按照配餐单位管理能力、午餐品种、价格等确定多家中标配餐企业;各学校再独立和所在区县中标配餐企业进行双向选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对于学校营养午餐的卫生和安全普遍感到放心,但是对午餐的口味满意度较低。对此邱林也不讳言,抛开众口难调的原因,几乎所有营养午餐都存在过熟的问题:
(录音:可能在家里新鲜的蔬菜吃得脆一点口感好一点,但是配餐企业就不敢这样来做。特别是大锅饭,加热是不是都均匀了,万一有不均匀的地方呢,他宁可把(炒制)时间多延长一点,让最后的一块蒸熟煮烂;第二炒熟装盒到入口两小时在保温箱里闷蒸,这样也涉及到口味问题。)
同样出于食品安全考虑,部分原材料不能进入营养午餐,这也就限制了午餐品种。本市食味佳餐饮公司为12家学校制送学生餐。总经理高丽莎介绍:
(录音:好多孩子们不能吃的东西,豆角、韭菜、凉拌菜有规定,一律都不能出现在盒饭里。)
如何在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前提下,让营养午餐更受欢迎呢?小智所在学校的李老师建议,配餐企业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不断调整菜谱:
(录音:孩子们特别喜欢吃肉龙,大家一起你争我抢。但是毕竟是少,半个月做那么一回。)
看来,突破学生营养午餐之困,一方面需要将“学生用餐满意率”这样的硬指标引入对于配餐单位的评价体系,同时需要校方加强对学生用餐的管理和引导,定期向家长公示费用、听取意见。作为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克服挑食的毛病。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使营养午餐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