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又一批小朋友即将开始他们的幼儿园生活了,入园是孩子从家庭踏入他们小社会的第一步。可是,每每在入园的时候,总会看到在幼儿园门前哭闹着喊着,无论如何都不想进园的宝宝。因此,在宝宝入园的前夕,记者走访了大连几家有代表性的幼儿园,采访了其园长和资深幼教老师。本期,请她们谈谈宝宝入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家长又该如何配合老师,让孩子顺利入园。
入园季记者带你走幼儿园[1]
问题1:心理关
出场专家:张梅(大连希望之星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27年。)
每年入园第一周,小班的入园场面可用哭声“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孩子不愿和家长分离,这是心理问题,是孩子入园的首要问题。
张梅园长说,有的孩子虽然入园第一天表现不错,但没过几天便不吃饭、不睡觉来“抗议”,有的甚至抱着爸妈的大腿“要回家”。于是,一些家长于心不忍,第二天就帮孩子请病假,后来就变成隔三岔五请假,结果别的孩子已适应幼儿园生活,自己的孩子还是哭闹。
如何避免呢?一是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向往,二是提前到幼儿园去参观。利用新生注册时间,或幼儿园的开放活动时间,带宝宝参观幼儿园,去看他的班级、睡觉的小床、洗手的地方。再去操场看看园舍、户外玩具等,并让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如果小区里有和他熟识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可以告诉他:“你的小伙伴儿已经上幼儿园了,你们马上可以在一起玩儿了!”使宝宝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诱发宝宝入园的欲望。
问题2:自理能力差
出场专家:杨文娟(六一幼儿园老师,区级骨干教师,从教20年)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被大人照顾得太好了,几乎被包办了一切。但是到了幼儿园,他们是要自己应对吃饭、穿衣等问题的。这就要求孩子在入园前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以免孩子入园后,因为过于依赖老师,一时难以适应,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具体要掌握哪些技能呢?
①会用杯子喝水:入园的宝宝大都三岁了,如果还抱着奶瓶喝水,不但不利于发育,还会难以融入幼儿园生活。建议在入园前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家长们开始教孩子用杯子喝水,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喝到水,又不会洒一身。
②配合老师穿脱衣服: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要午睡,要大、小便,因此孩子在入园前还应学会配合大人穿脱自己的衣服,知道衣服的正反面。
③学会自己大小便: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经常尿湿裤子,孩子心里也会自卑。因此,每次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父母要提醒孩子去大小便,改掉给孩子把尿的习惯。
④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好习惯:一般建议,让孩子养成早7点起床,晚9点睡觉的习惯。白天,孩子参加幼儿园活动,12点后进入午睡时间,按照这样的睡眠时间规律,就可以保证孩子有11-12个小时的充裕睡眠时间。
问题3:语言表达能力弱
出场专家:刘晶(沙河口区第五幼儿园园长)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在这里,孩子要向老师表达他的各种需要,要向小朋友们表达他的各种情感。如果不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比如喜欢一个小朋友,可以与他握手;另一方面,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解决吃喝拉撒睡等问题时,要学会向老师表达。
在入园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多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已经入园的小朋友玩,教他一些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方法;要鼓励孩子在遇到,比如我要喝水、不舒服了、分饭时要不要等问题时,要大胆地说出来。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马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