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幼教资本化是投资天使还是教育恶魔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7-11-27
凌波微言
扩张失速的幼教市场,如果监管、管理、师资等无法跟上,过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化就是一把双刃剑。
朱邦凌
幼儿园产业资本化近几年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当下不少投资机构非常关注幼教领域,许多幼教资产被资本化,幼儿园产业资产证券化被激活。在很多投资机构眼里,幼儿园是非常不错的“现金奶牛”,是一门非常不错的生意。那么,幼教资本化到底是投资天使还是教育恶魔,幼儿园教育发展走向到底是公益性质还是产业化、资本化?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使得幼教行业迎来政策和人口红利。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幼教市场规模将达3480亿元,未来五年增速约为20%。很多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投资机会,纷纷抢食幼教蛋糕。在A股中跨界布局幼教产业的企业就包括威创股份(002308,股吧)、秀强股份(300160,股吧)、长方集团、和晶科技(300279,股吧)、勤上光电(002638,股吧)等。与此同时,新三板对于教育类资产的挂牌并无限制,两年时间形成了巨大的幼教产业集群,从事相关幼教业务的公司达到数十家。
2017年1月1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正式通过,营利性幼儿园在中国首获官方认可,除了可以进行IPO(新股发行)、上市,其主管部门变更为在工商部门登记。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同时,扩大办学资金来源,利用幼儿园现金流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金融工具将更加活跃。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幼儿园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办化。截至2015年底,我国幼儿园数量22.4万家,其中民办幼儿园近15万家,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2300余万人,占比54%,市场呈现以民办为主的态势。二是资本化。近期民促法三审通过,消除了民办幼儿园资本化的法律障碍,以后也可能有幼儿机构在A股独立IPO上市。三是高端化。未来民办幼儿园将向普惠园和高端品牌幼儿园两极化发展。普惠园接受政府财政、土地等方面的补贴,但学费与公办园接近。而高端品牌幼儿园则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满足中高端收入人群的需要。
民办化、资本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将创造巨大的幼儿教育市场,幼儿园作为最主要的幼教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幼教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突出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而频繁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应该说并不是偶然的,很大程度上是幼教领域市场化、资本化发展过程中监管、管理不能跟上的结果,是发展不平衡、资本扩张失速盛开的“恶之花”。
业内人士分析,幼儿园属于重资产业务,拥有100家以上直营幼儿园的幼教集团屈指可数,必须借助简单粗暴资本的力量并购整合;幼教项目毛利率不到20%,为保障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在师资、内容等方面的投入比重将难以保证。
幼教产业是一个尚未开拓的蓝海市场,幼儿园资源不足说明民办化、资本化的发展方向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是非常需要的。但幼教行业又有特殊的公益性质,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家长们的痛点。从这一点来说,幼教资本化需要资本赋能,让资本为滞后发展的幼教产业插上飞翔的翅膀。但幼教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即使盈利性的幼儿园也不能做成一门生意,承载国家与家庭希望的孩子们不能被资本绑架。扩张失速的幼教市场,如果监管、管理、师资等无法跟上,过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严格监管,幼教资本化才是投资天使而不是教育恶魔。
(作者系资本市场研究人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