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石家庄市教育扶贫让山区学校“拔穷根”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10-22
    强新志代表又发现,由于市区的中小学教材与山区6个县学校的教材不统一,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没有按比例配备生活管理老师,给教育帮扶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他在2017年年初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提出了关于“统一石家庄市中小学与山区6个县教科书版本” 和“加强山区寄宿制中小学生活老师配备”的建议。同时,随着我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进入深水区。对口帮扶学校长期帮扶的持续动力如何保障、被帮扶学校主动积极将帮扶工作转化为学校提升的动力能不能可持续、在帮扶过程中所需的经费如何保障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为此,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再次提出建议成立“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办公室,负责抓好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工作,全方位协调6个山区县和82所帮扶学校,从而促进石家庄市山区教育充分发展,推进石家庄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督办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分包贫困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总要了解教育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办利用视察调研与市教育局联系工作时,多次询问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同时,每个月与市教育局负责建议办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跟踪了解办理工作情况,提高了督办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办还深入山区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查看办理结果,加大协调督办工作力度,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此外,还利用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参加专委会活动、视察调研的机会,认真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将这些建议反馈给承办部门,以便政府部门更好地办理。
    在今年全市开展的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联动监督活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也将教育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入户走访调研中专门询问贫困户家中是否有在校学生、在哪个学校读书、交纳学费情况、助学金情况等问题,全面了解掌握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将山区教育扶贫确定为惠及山区百姓的一项扶贫工程,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等32个规范性文件,涉及工程建设、资金奖补、学校管理、贫困生补助、教育教学、毕业升学以及精准帮扶、建档立卡、建立日常工作制度等方面,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指出,深入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完善教育扶贫精准帮扶机制。
    市内各学校也积极帮助山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石家庄二中与赞皇中学签订了十年帮扶协议,在“自愿参加,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的原则下,二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赞皇中学的良性发展。市教育局还组织市属中职学校与山区六县职业学校进行结对帮扶。采取集团化办学或高职与中职合作办学,让更多贫困地区学生享受高职教育。如今,我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起到推动全国城乡教育精准帮扶的示范作用。以行唐实验中学入学成绩为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平均及格率2014-2017年提升了近43个百分点。“我们计划到2019年,促使山区六县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30%以上,现有县一中办学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提升,成为区域名校。”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群众脱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市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山区教育扶贫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提升。”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离不开市人大代表连续多年关注这一问题,也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的跟踪督办。”
    “民之所望就是履职所向。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督办制度,加大督办力度,努力把代表建议办理监督工作做实做好,当好‘落实民意’的坚定推动者。”市人大常委会选任委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