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履职十年见证学前教育发展 政协委员:让幼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来源:未来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03-07
 原标题:履职十年见证学前教育发展 政协委员:让幼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月6日电(记者 程婷 杨佩颖)“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在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学前教育”问题,做出这样的回应。
  对于这句话,教育界别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学前教育领域资深专家刘焱印象很深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刘焱。(受访者供图)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刘焱连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履职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她亲身经历了学前教育从几乎没有人提及的话题,变成今天两会很多代表委员们在谈论的社会热点问题,亲眼目睹了在这十年间我国学前教育取得的跨越式的、令世界瞩目的进步与变化。
  在3月6日教育界别举行的小组会上,刘焱谈到,“学前教育由冷到热,取得的发展成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这十年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了党中央对儿童工作、教育工作、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过,作为一名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她也提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前所未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江西等省的视察中多次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位列多项民生事业之首。
  在刘焱看来,近十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近年来,学前教育不断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4万所,在园幼儿达4414万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群众关心的“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此外,《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逐渐确立了坚持公益普惠,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的实施和连续三期行动计划有序推进。
  然而,“底子薄、欠账多,短板补齐的速度远跟不上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发展速度。
  刘焱透露,前一阶段发生的一系列虐童事件,引起了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牵头、九部委联合开展了学前教育专题调研。作为参与调研的一员,刘焱认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成绩与问题并存,喜忧参半。
  “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入园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送孩子就近上“好幼儿园”的需要。”刘焱说,这种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反映。
  刘焱认为,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达到80%。
  建议多途径提高和监管幼儿园教育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对此,刘焱认为,学前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婴幼儿,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政府与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家长放心安心”。
  但刘焱同时也指出,这样的手段只是保障幼儿权益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多渠道加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多途径提高和监管幼儿园教育质量。
  长期研究学前教育刘焱对当前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深有体会,她认为,现在,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期望,不仅仅是“看护”或提供“托育服务”,而是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刘焱发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往往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入职门槛低;工作的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职业的社会吸引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学前教育专业或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或学校缺乏好的生源;幼儿园也很难留住好老师,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这三个特征多年来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环环相扣的因果循环链。
  如何打破环环相扣的循环链?刘焱认为,尊重和认同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打破这个循环链的症结。
  她建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要切切实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拥有职业的尊严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增强幼教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能够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幼教事业。要让“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样,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同时,刘焱倡导,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必须互信合作,才能更好地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刘焱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办好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