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栉风沐雨七十载 文化立校正当时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0-12-09
栉风沐雨七十载 文化立校正当时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侧记
邢好进
70年披星戴月,砥砺前行;7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建校70年来,一直秉承“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的实验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换,社会如何发展,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贯穿校园文化的全方面。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对学校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校至今,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大层面逐步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始建于1951年10月,系河南省成立较早的实验中学。学校先后经历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师专附属实验中学、开封师院附中西校、开封市第二十四中学、开封市实验中学等几个发展阶段;2001年10月,为弘扬香港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助学义举更名为“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多年来,学校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取得了卓著的办学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河南省文明校园、开封市首批示范性高中等荣誉。
学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文化主流的教育阵地,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以文化人的使命。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发挥着砥砺德行、熔铸品质的重要作用;对教工团队管理而言,始终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恒久动力。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学校经过不断积淀形成了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并将之物化为环境风貌,逐步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个板块:重践行更重创新的精神文化,重科学更重人本的制度文化,重实效更重教化的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重践行更重创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践行“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教育观,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责任,引导广大学子树立爱家荣校报国的理想抱负,同时积极吸纳田家炳基金会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文化、德育活动、教师队伍建设等多种途径,旗帜鲜明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五育并举”,努力挖掘学科教育内涵,着力创新德育形式,大力提高育人水平,通过多样的育人形式打造特色发展道路。
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载体,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文化建设中,学校重点落实对个体生命尊重、关怀的教育理念,凸显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赋予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充分体现平等民主、和谐互动、自主探究、重在实践的文化精神。学校强调:学生始终是课堂文化建设的主体,思辨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知行合一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德育是师生成长的底色。以德育德、以德促品是师生队伍建设永恒的主体话题。学校积极参加田家炳基金会组织的“中华美德”工作坊、学校领导力培训、优秀班主任论坛、中华文化培训、卓越班主任评选等多项活动,承办河南省第二届田家炳中学研讨会,构建“教学研”共同体,强师德,铸师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校园行”“特色班会”“家校互动”“御河行动”为主题的“文明使者4+N”系列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立生德,铸生魄。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合格+精英+特长”的育人模式,形成了“多元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学校立足教育发展趋势、地域文化特色、学生兴趣特长,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与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