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从咸宁市通城县某小学周边迁坟事件谈正确的地方教育观
来源:楚华在线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0-06-11
本网6月11日锐评 (华鼎播报)“坟墓与教室一窗之隔,通城400余师生出行心慌慌”。日前,湖北省通城县群众反映某小学周边“校园成坟场”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强烈反响。
近日,一篇题为《坟墓围堵校园谁来管?》的文章,报道了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阔田小学被周边21座坟墓包围,400名师生从坟场出入一事,经媒体相继报道后,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此问题要限期解决!结果报告。全市有无类似情况?要一并解决。市委办协调民政等部门督办!
21座坟墓环绕在小学四周,上学的孩子难免心有余悸
据报道,通城县隽水镇阔田小学周边有21座坟墓,400名师生一天到晚只能从坟场出入校园。直到如今被媒体曝光,经市委书记批示后才迅速着手解决,群众不禁质疑:当地政府官员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缘何盲目到这种地步,让此间呈现着一种“只为上不为下”的怪思想在作祟!
说起该学校周边的坟墓,其实也不是三两年内存在的事件,据了解,阔田小学于1959年建校时一些坟墓就在此,随后于1993年进行了扩建,当地群众一直希望坟墓主人能迁移坟墓,改变学校环境。群众也曾多次向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未果,于是就形成了现在坟墓包围学校的一大奇观。算起来这种现象存在已61年之久,为何一直就没有人处理呢?!
尽快迁坟 此间校园方能成为一块美丽的育人净土
一边是生气勃勃的校园,一边是象征着死亡的坟墓,这样的风景极不协调,这样的触景生情性“生命教育”未免太过于沉重……
21座坟墓环绕在小学四周六十多年,这样的“风景”其实完全可以改变,只是地方有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罢了!许多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征地迁坟,更何况此间只是一个400多名师生的校园和21座坟,其难度相比起来应该小得多。在这所学校里读书的学生就应该就有墓主的后人,如果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多做些思想工作,墓主的后人应该都会包容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隶属于政府办学行为,在通城县某小学迁坟事件中当地政府应该扛起主要责任,应该出面协调,拿出资金来迁坟安置,让校园真正成为一块美丽的育人净土。说到底,地方官员如果积极努力,哪有什么“历史遗留”和“经济能力有限”等借口!
只有端正教育观,方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育承担着为党为国育人的重要使命。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特别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点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对于地方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决策者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方向引领、培养目标、价值追求和相关决策。对于学校而言,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行为模式和评价手段……
针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官员常将宣传口号挂在嘴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最美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重视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中,要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在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咸宁市委书记的批示,通城县相关部门就不会及时介入整改,那么,阔田小学的学生们只能一代一代陪着这些坟墓一起成长了!
新时代务必要加大教育治理力度,遵守教育政策法规不打折,改善教育民生不开“空头支票”。面对通城县多年来种种不负责任的行政行为,我们不禁要问,此间教育的尊严在哪里?教育的幸福在哪里?改善教育民生的主体责任究竟谁来担当?!
为此,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地方领导,教育行政官员、校长、教师和家长,都应当痛定思痛、端正教育观,给地方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希望遥远的通城县有关部门领导不要有天高皇帝远的思想,要多为当地群众着想,而不是什么事都等到媒体曝光,市委书记批示后才着手解决。
本网将继续关注通城县隽水镇阔田小学迁坟事件的进展!(华文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