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形式主义”之风当狠刹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3-11-27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厦门、成都、广州等地纷纷跟进。等待已久的“叫停”,让家长老师纷纷拍手叫好。

       一直以来,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备受诟病。虽然平台本意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可在现实操作中明显“变形”——自主选择变成强制任务,学生参与变成家长代劳,视频学习变成“走个过场”。这样的安全教育,从平台到学校到家长绕了一圈,各方都有时间、精力或成本投入,然而最后教育了谁?

       类似的形式主义“打卡”,又何止安全教育平台。写字打卡、读书打卡、活动打卡;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手工作品、参加社会实践……绝大多数都要求家长参与、拍照打卡或签字为证。在家长心目中,“打卡”速度某种程度上关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困在形形色色“打卡”里的家长们忙得团团转,苦不堪言却不敢言。

       在“家校共建”的另一端,老师也有自己的压力和无奈。检查验收、教学观摩、集中备课;发截图、传照片、群接龙……事实上,不少老师花在应对各种上级检查、填写表格材料、整理过程台账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超出其日常教学职责所需。也正是因为相关部门对学校考核,学校对老师考核,老师被迫传递压力,最后只能由家长“消化”。如此层层加码,才造成家长的形式主义“打卡”乱象。

       形式主义之风入侵校园,干扰了学校教学秩序,将不必要的负担传导至老师、学生和家长,既令老师和家长疲于奔命,也让学生难以获得实质性成长,更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初衷再好,方式方法不对,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就该果断调整。此番多地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狠刹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歪风,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以“叫停打卡”为契机,向侵扰校园的各种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亮剑,让老师能够心无旁骛钻研业务教书育人。同时,在制度上做好“减法”,动态性调整考核机制,不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什么都往学校这个“筐”里装。期待那些与教育无关的形式主义能够彻底消散,还学生一张安稳的书桌、一方宁静的校园。(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