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东湖评论:“反向式”教育偏离育人初衷
来源:荆楚网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4-01-15
       近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反映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高一某班班主任王某某让学生们发毒誓:“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若违此誓,死全家,先死爹,再死妈。”相关视频被放到网上后引发网友强烈关注,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种“反向式”教育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更偏离了教书育人的初衷。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生活,缺乏勤奋苦读的精神。如果从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出发点来说,通过适当的正向激励可以激发学生早立志、立鸿鹄志,明确奔跑的方向,激发奋进的潜能。但如果将其包裹在“为你好”的号召中,以违反伦理道德为代价换来学习的动力,不仅震碎了学生们的三观,也给家长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适,与其说是敦促和鞭策,不如说是一种泄愤和立威。
       教育的本质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特别是当前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环境下,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问题、沉迷网络问题、手机成瘾问题等相互叠加,给基础教育事业和青少年成人成才带来种种困扰。这个时候,仅靠简单粗暴的反向教育是不能见效的,这背后既需要老师们开展家访、耐心细致的谈话、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也需要老师们投入巨大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温暖学生,找到适当的突破口当头棒喝、见招拆招、因势利导,帮助那些“掉队的孩子”重拾信心,把时间和精力重新放到读书和学习上来,最终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客观来看,“毒誓教师”系极端个案,但是带给人们的是却是沉重的思考。在对成功的定义和个体评价标准逐渐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有所松动,但知易行难,从理念到行动,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部分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这种教育方式下,“低龄正畸”“打针助长”“鸡娃焦虑”“课外班内卷”成了新的代名词,“教育焦虑”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也给孩子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使孩子丧失自信,害怕失败和挑战,甚至在面对挑战时选择逃避而不是勇敢地迎接。此外,教师的评优、升职、绩效奖金都与学生的成绩挂钩,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任务重,普遍反映精神压力较大,难免有偏激之举,都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流露出来,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从事后的处理结果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既是对涉事老师的一个警示,也是对其他教师的一次教育。希望涉事老师能够真正反省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希望其他老师引以为戒,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温暖的情感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长远来看,要破解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解决,包括改革教育制度、以教书育人为本、可鼓励家校协作来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可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以帮助学生应对焦虑和压力,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平衡。
       师之德,教之魂。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品格和风范,用学识、阅历和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才有可能把学生塑造成圣贤的坯璞,完成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请别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偏离育人初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 “文安评”网评团队,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责编:丁楚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