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宋宝璋在教学基本功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09-11-05

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杯”基础教育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基本功大赛(合作附属学校赛区)闭幕式上的讲话

                                                                                                                                                       宋宝璋

刚才各科评审组组长代表本组做了精彩总结和分析。下面我就整体赛况进行总结:

一、感谢

      一是感谢评委。我们各学科的共15位评委紧张地工作了两天,每人听了12节讲课和12节说课,做了12次点评,出色地完成了大赛组委会交给的评审任务。我想这一定会成为北师大合作附属学校发展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此刻,我代表大赛评委会对15位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是感谢参赛教师。58位参赛教师自觉地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评委,服从工作人员安排,精神饱满地参赛,为大赛创造了良好氛围,促进大赛赛出了新成绩、新水平。此刻,我代表大赛评委会对58位参赛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是感谢学生。北师大燕化附中的学生主体(即85%左右的学生)是燕化系统的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和工作人员的后代,他们纯朴、憨厚的可贵品质,他们在燕化附中养成的学风充分地呈现在赛场上;他们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赛课教师真诚的配合、真心的相助,使很多参赛教师深受感动。此刻,我代表大会评委会对燕化的全体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总结

        因赛课刚刚结束,这只是个粗线条的总结,但它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作支撑,应该是基本准确的。从15位评委的评审表上获得的信息是:在赛课评审表的17项二级指标中,得分率相对较高和相对较低的各有两项。得分率相对较高的有: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这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改和课改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能看出我们青年教师的备课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得分率较低的有,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价值观和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读评审表中这两项的评价标准)。比如课堂组织中关于“生成性问题”,这历来是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老大难问题。应抓紧去解决,但又不能一蹴而就,它既要靠青年教师理论修养的提高,也要靠教学实践的积累,两者缺一不可。

        我听课后的判断是:虽涌现出不少好课,但也有不少课存在着明显的薄弱之处。第一天赛课,我听了除英语外其他4科的各两节课。在我随机听的这8节课中,我认为有2节是优秀课。这个1︰4的比值与我们在每科12名参赛教师中设3个一等奖,似乎是不谋而合了。从问题方面分析,由于对课程内容深度的挖掘还不尽如人意,方法又不完全得当,因此不少青年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或“点拨”的启发性不够,或“点击”(即应用信息技术)的实效性不强,或“点评”的深刻性不足。

三、希望

        结合对这次大赛的反思,我们各校的领导和参赛教师,一定要学好温总理在北京35中听课后的点评,落实好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温总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点评有八九处之多,既有肯定,也有期盼。下面仅举温总理的6例点评与老师们共同学习:

关于知识与技能:

        ——我听的第一堂课是数学课,讲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师讲清了概念,这非常重要。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但40分钟的课只教了三角形全等判定的一种方法,教学的内容还可以丰富一些。

        ——语文老师在开始讲孙犁的作品《芦花荡》时应介绍一下作者的简况和作品。

关于过程与方法

        ——语文老师让学生4分钟把3300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不仅要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默读是我听语文课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堂数学课概念清楚、启发教育、教会工具、联系实际,说明我们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进。

关于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美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世界事物的真善美。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来懂得人世间的爱,让孩子们的心底都有知、情、义。

       ——语文老师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最后将文章的主题概括为: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把这堂课升华了。

       散会后,希望全体参加赛课的青年骨干教师把在大赛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专家指导中学到的先进理念,在与兄弟学校同行接触中的深切感受带回学校去。

        祝愿各位老师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使你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施以终生相伴的影响——因为是你教这门课,学生可能以此学科成为自己终生从事的专业、职业;因为是你教这门课,学生可能以此学科成为自己终生的爱好、特长;因为是你教这门课,学生可能以此学科的核心价值成为自己终生价值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