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史上最严“减负”能否为孩子松绑?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4-12

  家长担心作业减少教育质量下滑

  对于“减负”新政,家长的看法不一。有家长认为该政策较为细致,也较为合理,但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担心如何具体操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学校能用的只有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哪个学校真正做到了。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路上走着会不会又绕到加重作业量的路上,学校有习惯性啊,希望教育部门、学校要改革创新,出台提高教学质量的实用措施”,一位家长如是说。

  而也有部分家长对政策中“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表达出了担心。网友“踏网无人”表示,“其实小学一二年级的作业量并不算太大,也就是让孩子写拼音和几个汉字,做做简单的数学题,我感觉对孩子的休息影响不大。反倒担心如果不布置适当的作业给孩子,孩子的时间大多数都花在玩电脑游戏、玩ipad上面,到时候着急的还是家长。”

  盐田区田心小学从去年就制定出多项措施为学生减负,其中包括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质量的评估、监控等。3月26日市教育局减负意见出台后,该校相应出台了学校进一步减负提效的具体措施。学校还专门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发了一条长短信,告知今后不再为一二年级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担心不是每个家长都理解,虽然我暂时没收到家长的反馈,但根据以往的交流,知道一些家长总觉得学校不为孩子布置作业会不放心。”该校校长李银军说。

  在深圳小学校长王海林看来,政策出台短期内,肯定会有部分家长不理解,也不会给孩子在学习上“松绑”,学校近期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家长沟通。王海林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减负,学校、老师一定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哪个学校在执行减负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将作业量减少,其他没改变,最后一定是惨败收场,作业量减少的同时把质量也减掉,社会、家长肯定会有意见。如何把课堂效率提高,什么样的作业更有效和有意义,这些东西都值得学校去深入研究。”

  王海林分析称,如今学生之所以做作业做到很晚,是因为做了太多不用做的事情,一种是小学生做了初中生该做的事情,另一种则是在同一个时段反复、机械地做一件事,“我们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审视,哪些是重复的、机械的无用功,尽可能的让学生少做或者不做,这一点每个学校都会有所作为。”

  李银军也表示,“减负提质”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老师,要练好内功,作为学校,要构建平台,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技艺能力和水平。”

  而对于家长所担心的此次“减负”是否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流于形式?有校长分析称,这要看市教育局保障、监管措施的执行力度,以及各个学校、主课老师的认识程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有校长也坦承,他们接下来会摸着石头过河,确实有担心作业减下去了,教育质量、学生成绩也跟着下滑。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