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北京名校招生:学生递“白条” 委托人官职让人震撼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8-16

        近日,海南万宁籍男子许某为给女儿办理小学入学手续,在宴请海口某小学两名教师后酒醉身亡。据悉,今年7月许某曾交给中间人2万元办理孩子入学事宜,但最近发现海口某小学新生录取名单上并没有其女儿的名字,随即邀请该学校两位老师吃饭,协调女儿入学。其实,如今在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坑的不止是爹,曾经有“高级黑”说:很难有一个政策能让社会各方从上到下都不满意,但如今的入学政策神奇地办到了。事实上,在家长们抓狂的同时,名校的校长们也都有本难念的经。

        共建单位众多 招商招生相伴

        在小学和初中的入学方式里,“共建”应该是最有“地方特色”的方式。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教育热点区不得不处理“共建生”问题。

        “西城区副部级以上的共建单位就有135家。”西城一位政府官员在一次会议上公布了这个“内部数字”。“一些跨国集团来谈招商引资问题的时候,其他的都不提,只问‘我们企业今年有些孩子入学的问题能否解决’。于是我只好去求各位校长:能不能再挤出一两个共建名额?”面对入学择校问题,区政府也很“挠头”。

        招生名额有限 校长最怕条子

        热门校一个年级七八个班甚至十几个班都收什么学生?内部人士透露,在北京某示范校,收学生的事连校长都不能“拍板”,大多数招生名额都在区里。该人士曾看见过申请入学的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递来的“白条”,“当时那些白条都是登记在一个册子上的,后面标注着委托人的背景,备注中的单位和官职足以让人‘震撼’。”

        而“白条”一直是名校校长们挥之不去的烦恼,曾有校长透露,每年一到升学季能收到上千张“白条”,而入学名额才600多个,校长感慨:“谁都得罪不起,又不可能谁都收,示范校的校长太难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