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江都区小学初中招生工作启动 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6-19
阅读提示
记者昨天从江都区教育部门获悉,该区中小学招生工作启动,初中招生6月28日-7月10日,其中民办初中截至7月5日。城区公办初中继续实行免试划施教区相对就近入学。民办初中坚持免试入学,按计划录取。江都区公办小学实行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小学自主招生、免试入学,各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8月15日前入学通知书发放到位。
1
公办初中招生
城区初中免试相对就近入学
江都区各镇初中以镇属地为施教区(如一个镇有两所及以上初中学校,则由镇教办统一划分施教区),按施教区就近免试入学。
城区初中的招生,各校的招生规模根据施教区生源及招生计划确定。公办初中继续实行免试划施教区相对就近入学。在城区就读初中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原则上须具有江都城区常住户口。
具有江都城区户口、学生父母持有江都城区境内合法房产证(必须拥有51%以上产权)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方具有施教区学生的身份资格,学生父母的合法固定住所(以房产证为证明材料)是确定学生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
《小学毕业生情况调查表》经审核确认后,统一发放《江都城区初中入学新生报名登记卡》。学生按《江都城区初中入学新生报名登记卡》到指定的初中学校报名,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施教区学生,逾期不报名作自动放弃处理。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外地来江都投资创业和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区内初中就读,则持户口簿、父母在区内的居住证明、父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法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计划生育证明、小学生素质报告书或小学六年级在读证明等材料,于6月20日前到仙女镇教育办公室或所在镇教办报名(已在区内小学就读的,由所在小学对照上述要求审核后统一办理报名手续)。
江都城区的由区教育局中教科和仙女镇教办统筹安排学校,其他由相关镇教办协调安排就读学校。有实际困难需随父母或监护人至其他镇(镇内或城区的其他施教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必须出具家长申请、单位证明、原施教区初中学校及要求就读初中学校均表示同意的书面意见,经相关镇教办审核,报江都区教育局中教科办理学籍。
2
民办初中招生
报名人数超计划电脑摇号等
自主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采取电脑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每一所民办初中在区内任何区域、学校招生均不得超过其毕业生总数的5%。
民办初中的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须报区教育局中教科审核,并报成职科备案后在招生前向社会公布。招生时间从6月28日开始,至7月5日止。
民办初中不得超计划招生,对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不予办理学籍,中考时不能享受热点普通高中学校定向指标生待遇。
3
施教区入学
中考达总分85%可上热点高中
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17年中考时,江苏省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70%作为定向指标,定向分配给江都区内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
定向指标生分配办法:定向指标数的70%按照各初中学校学生数平均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其中公办初中根据在校生数或批准的招生计划分配,民办初中根据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内招收的学生数分配。
定向指标数的30%参照学生数和教学质量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摇号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公办初中倾斜,定向指标生录取根据各初中学校定向指标分配数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成绩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85%,以目前中考总分780分计算即为663分,一般初中都可以完成。
学籍和就读学校一致且读满三年的学生才具备定向指标生资格。往届生和初中阶段休学生不享受定向指标生待遇。超计划招收的学生2017年中考时不具备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资格。通俗地讲,在非施教区就读(择校)的初中生中考总分即使高于663分也未必能被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录取,而在施教区内就近入学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总分达到663分以上就可能被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录取。
4
小学招生
公办小学免试免费就近入学
今年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各小学应招收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未入学儿童少年,严禁小学招收不足入学年龄(2008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江都城区适龄儿童本人为江都老城区或施教区内常住户口;其他各镇适龄儿童本人为相应学校施教区内常住户口。适龄儿童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长期居住在学校施教区内,原则上以第一监护人所拥有的房产证为准。
今年江都区小学招生公办小学实行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小学实行自主招生、免试入学。严禁任何学校举行各种形式的考试、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组织所谓的“择优录取”。
坚持按计划招生,保证学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各小学不得超计划招生,班额原则上控制在45人以内。8月15日前,各小学要将施教区内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各小学按校设立报名点,适龄儿童在规定时间内由法定监护人携带,凭儿童及父母户口簿、房产证原件和复印件、幼儿素质发展报告书、防疫接种卡等相关证件,到所属施教区内学校报名。
江都区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教育局安排到指定的学校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农村镇,由镇人民政府决定入学办法,其他各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报名时需持户口簿、父母在本施教区内的居住证或暂住证、父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或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等资料到所属施教区学校登记。
见习记者 刘旺 记者 嵇尚东
记者昨天从江都区教育部门获悉,该区中小学招生工作启动,初中招生6月28日-7月10日,其中民办初中截至7月5日。城区公办初中继续实行免试划施教区相对就近入学。民办初中坚持免试入学,按计划录取。江都区公办小学实行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小学自主招生、免试入学,各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8月15日前入学通知书发放到位。
1
公办初中招生
城区初中免试相对就近入学
江都区各镇初中以镇属地为施教区(如一个镇有两所及以上初中学校,则由镇教办统一划分施教区),按施教区就近免试入学。
城区初中的招生,各校的招生规模根据施教区生源及招生计划确定。公办初中继续实行免试划施教区相对就近入学。在城区就读初中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原则上须具有江都城区常住户口。
具有江都城区户口、学生父母持有江都城区境内合法房产证(必须拥有51%以上产权)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方具有施教区学生的身份资格,学生父母的合法固定住所(以房产证为证明材料)是确定学生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
《小学毕业生情况调查表》经审核确认后,统一发放《江都城区初中入学新生报名登记卡》。学生按《江都城区初中入学新生报名登记卡》到指定的初中学校报名,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施教区学生,逾期不报名作自动放弃处理。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外地来江都投资创业和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区内初中就读,则持户口簿、父母在区内的居住证明、父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法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计划生育证明、小学生素质报告书或小学六年级在读证明等材料,于6月20日前到仙女镇教育办公室或所在镇教办报名(已在区内小学就读的,由所在小学对照上述要求审核后统一办理报名手续)。
江都城区的由区教育局中教科和仙女镇教办统筹安排学校,其他由相关镇教办协调安排就读学校。有实际困难需随父母或监护人至其他镇(镇内或城区的其他施教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必须出具家长申请、单位证明、原施教区初中学校及要求就读初中学校均表示同意的书面意见,经相关镇教办审核,报江都区教育局中教科办理学籍。
2
民办初中招生
报名人数超计划电脑摇号等
自主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采取电脑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每一所民办初中在区内任何区域、学校招生均不得超过其毕业生总数的5%。
民办初中的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须报区教育局中教科审核,并报成职科备案后在招生前向社会公布。招生时间从6月28日开始,至7月5日止。
民办初中不得超计划招生,对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不予办理学籍,中考时不能享受热点普通高中学校定向指标生待遇。
3
施教区入学
中考达总分85%可上热点高中
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17年中考时,江苏省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70%作为定向指标,定向分配给江都区内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
定向指标生分配办法:定向指标数的70%按照各初中学校学生数平均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其中公办初中根据在校生数或批准的招生计划分配,民办初中根据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内招收的学生数分配。
定向指标数的30%参照学生数和教学质量分配到公办初中学校和实施电脑摇号招生的民办初中学校,适当向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公办初中倾斜,定向指标生录取根据各初中学校定向指标分配数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成绩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85%,以目前中考总分780分计算即为663分,一般初中都可以完成。
学籍和就读学校一致且读满三年的学生才具备定向指标生资格。往届生和初中阶段休学生不享受定向指标生待遇。超计划招收的学生2017年中考时不具备热点普通高中定向指标生资格。通俗地讲,在非施教区就读(择校)的初中生中考总分即使高于663分也未必能被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录取,而在施教区内就近入学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总分达到663分以上就可能被四星级热点普通高中录取。
4
小学招生
公办小学免试免费就近入学
今年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各小学应招收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未入学儿童少年,严禁小学招收不足入学年龄(2008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江都城区适龄儿童本人为江都老城区或施教区内常住户口;其他各镇适龄儿童本人为相应学校施教区内常住户口。适龄儿童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长期居住在学校施教区内,原则上以第一监护人所拥有的房产证为准。
今年江都区小学招生公办小学实行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小学实行自主招生、免试入学。严禁任何学校举行各种形式的考试、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组织所谓的“择优录取”。
坚持按计划招生,保证学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各小学不得超计划招生,班额原则上控制在45人以内。8月15日前,各小学要将施教区内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各小学按校设立报名点,适龄儿童在规定时间内由法定监护人携带,凭儿童及父母户口簿、房产证原件和复印件、幼儿素质发展报告书、防疫接种卡等相关证件,到所属施教区内学校报名。
江都区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教育局安排到指定的学校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农村镇,由镇人民政府决定入学办法,其他各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报名时需持户口簿、父母在本施教区内的居住证或暂住证、父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或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等资料到所属施教区学校登记。
见习记者 刘旺 记者 嵇尚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