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配套学校与新建住宅将“同步”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04-17
 原标题:配套学校与新建住宅将“同步”
    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4月16日,省政府发布《辽宁省进一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省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7%以上,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形成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格局。
    学校建设
    城乡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学校
    《方案》提出,今年8月底前,各县(涉农区)要按照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完善城乡学校布局规划,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统一中小学建设标准,依法落实城乡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办学模式
    开展集团化、一体化办学和对口帮扶
    各地区要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严格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加快推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县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开展集团化、一体化办学和对口帮扶。鼓励并支持县域外优质学校托管乡村学校,实行捆绑式评价,加速推进优质资源覆盖面。
    教师队伍
    对长期扎根基层优秀教师给予奖励
    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配齐配足乡村学校教师。加大名优教师送教下乡、乡村教师名师跟岗培训力度,支持教研人员定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奖励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乡村教师。
    学生减负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采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
    经费保障
    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按照《方案》,辽宁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现有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高于基准定额的地区,要确保标准不降低。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邱菊
    相关新闻
    全省加快推进 “互联网+教育”发展
    《方案》提出: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实现优课、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在线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