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加强学校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南陵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安青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0-12-17
 
    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
    ■南陵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潘忠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新形势下,学校组织力能否提升,政治功能是否突出,关键在于组织体系是否严密,党建文化能否有效渗透,模范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德育体系怎样全面拓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我认为教育系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学校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工作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优政的坚强领导集体,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好人生“总开关”。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起。要着眼于党性原则强不强、组织纪律强不强、群众观念强不强、大局意识强不强的要求,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一抓双比、五治五提升”专项行动,狠抓落实、比学赶超、集中整治,全力以赴比作风、比效能,推进“亲切服务”,治拖、治懒、治慢、治浮、治弱,不断改进教育系统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是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学校党组织要不断提升党员学习能力,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引导党员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把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在学习中解决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难题,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是夯基础,筑堡垒。要切实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根本宗旨,围绕“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安全稳校”的工作思路,加强党组织建设,重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和广大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切实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其次是铸师魂,争先锋。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两应”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第三是以“三名工程”建设为抓手,强化“双培养”工作机制,以专业引领的方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专业成长以及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在学习型团队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亮牌示范活动,通过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增强党员教师自觉为师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开展岗位奉献活动,围绕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员走进教师、走进学生手拉手活动”;持续做好岗位练兵、教学竞赛、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努力提升能力和水平,发挥了提升水平、锻炼队伍的作用;扎实推进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一名非党员教师、若干个贫困家庭学生,与联系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带活动,将“三联一帮带”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服务,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全面服务师生。
    二、探索党建文化创建,增强党建文化对全体师生的影响力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也是党内政治生态形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多次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一是要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师生为主体、以支部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体”的原则,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确立“党建文化”的主导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为内容,创设以“党建宣传墙、政策明白墙、文化娱乐墙”为一体的党建长廊,形成特有的文化党建思路、品牌和风格,发挥文化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通过从细微处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党建文化亮点,从而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鲜活生动,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从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
    二是要发挥文化的宣传力,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将“党建文化”与、教育扶贫、教育惠民工程相结合,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开展“党建文化+宣传教育”“党建文化+道德讲坛”“党建文化+文艺社团”“党建文化+礼仪学堂”等系列活动中,着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使党建工作更加立体生动。在创新中发展,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初心故事汇”等系列活动,扩大党建教育文化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促进广大教师在转变作风上有新突破。今年9月,我们通过在南陵中学设立党史教育主题图片展示馆,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图片展示,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并将“四史”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引导师生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了党建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
    三是要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在推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把广大党员教师作为活动主体,动员他们在参与党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中育人。当好文化服务员、政策宣传员,增强他们在开展党建文化活动中的自觉性。定期不定期的对党员志愿者开展培训,组织他们参与社会群团活动,辐射学校党建的影响力;同时,以艺体专业党员教师为“领头人”,组建一批文化团体、文化队伍(合唱队、篮球队、广场舞队伍等),使他们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发挥凝聚作用,既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每年开展的中小学体育三大赛事、中小学生声乐舞蹈大赛、器乐大赛、绘画书法大赛、讲故事大赛等活动中,群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带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文化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活动模式实现了“可复制、可推广”。
    四是要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强化党的廉政建设。让廉政始终贯穿在党建文化中,以红色记忆、廉政主题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开展主题展示活动,在校园内配套增设以廉政政策、作风建设、道德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展示牌;依托文明校园创建为阵地,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使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利用党员活动日等集中教育的机会,采取上党课、看视频、读经典、讲心得、教职工廉政书画展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
    三、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平台,促进学校典型选树的模范效应
    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的关键少数,担负着凝心聚力带队伍,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的重要责任,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领和带动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干事创业。
    一是搭建立心为公的干部作用平台。《廉洁自律准则》对所有党员提了四条要求,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是我们做事的首要价值取向。如果每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做到立心为公,特别是班子主要领导做到这一点,就能够营造相对简单的班子共事环境,就可以发挥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的作用,把整个干部员工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和谐有战斗力的集体。
    二是搭建争先创优的模范作用平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很多方面,有工作上的,有作风上,有大节上的,有小节上的等等。这些方面既各自独自,又相互关联,最终构成党员先锋模范这个整体。我们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重视“主干”的健康成长,而且“细枝末叶”的发展也得到重视。今年我们对在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0个党组织和20名党员给予了表彰和奖励,使党员教师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广大党员工作热情,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领航”计划“1311”工程中,成功培育工山镇小学党委进入市级示范库,党员先锋作用和党组织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展示。6所学校党组织积极申报市级“两应”基层党组织,坚定地做党的决定的贯彻者,育人育才的领导者,全体师生的服务者和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充分体现了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力。
    四、深化党建德育功能,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空间体系
    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家庭德育教育还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和德育成效的显现不明显,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重视程度受到影响。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属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出现偏差,甚至扭曲。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德育工作的开展,强化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在学校教育的良好平台上,要积极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促进德育的顺利进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工作具有的德育导向作用。第一是理想信念的导向,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信仰危机,通过学校的党建活动,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第二是人生价值观的导向,教育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过程,更是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上正确的健康成长的道路的过程。学校党建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方向,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幸福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弘扬爱党爱国精神,并要求将这种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工作在德育行为中的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学生自觉选择的榜样往往有偏狭性、浅薄性的特点。我党自建党以来涌现出无数优秀的榜样人物,无论是革命时期的英勇先烈们还是建设时期的勤劳建设者,他们都以伟岸的人格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榜样人物的事迹具有鲜活性、真实性,因此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崇敬心理,从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处事产生影响,这便是学校党建工作在学生德育行为中产生的表率与榜样功能。首先对学生进行党史、革命史教育,赞颂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影片,使同学们了解残酷的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如黄继光、董存瑞。通过生动的、真实的画面展示,学生们内心产生强烈反应,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和热爱集体的高尚情操。其次通过展示当代优秀党员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存在着无数爱岗敬业、勤俭自强的建设者。今年我县有两名党员同志分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教育素材,教育工作者通过宣传介绍,容易引发向榜样学习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时代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从而促进达到德育的效果。
    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工作在学生品质的自我形成上的推动作用。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的政治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健康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校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了解党史、党的性质等基本知识,并在榜样作用的影响上,产生对党热爱之情,在党的号召下以后可能会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中共党员的称号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从而更热情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使全校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性格,并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零三五远景目标中强调,要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此,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加强学校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