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助力内蒙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3-07-18
       日前,内蒙古印发京蒙协作6个“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其中,就《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教育厅合作交流处处长侯敬民,对方案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及过程是什么?

       答: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签署《京蒙教育扶贫协作三年计划备忘录》;2021年,双方签订《京蒙教育对口协作框架协议(2021-2025年)》;2022年,京蒙教育对口协作又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建立定期调度研商和协同推进机制等。

       长期以来,京蒙两地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协议要求,陆续开展了教师培训跟岗、远程教育、干部挂职等工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截至目前,内蒙古7个盟市31个旗县与北京市17个区结对共建,京蒙两地486对中小学建立“手拉手”结对关系,北京10所高校与内蒙古6所高校开展结对交流合作。

       在新时期内蒙古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京蒙教育协作“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2023年,双方签订《关于深化京蒙教育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协议》,重点围绕实施“内蒙古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京蒙教育远程互助工程等开展合作交流。

       问: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共有9项重点任务。

       实施“内蒙古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首都高校、教研部门、中小幼职学校优势,有序接收相同学段学科内蒙古学校教导主任、教研员、骨干教师培训和跟岗实践。2023年,北京接收内蒙古跟岗实践教师增加至315人,并协助推动215名内蒙古“国培计划”在北京实施。广泛开展覆盖内蒙古全体教师的线上培训等,实现教师能力提升由部分到全员的倍增。

       实施京蒙教育远程互助工程。打造集资源共享、在线研修、协同教研、双师课堂、听评课、公开课与直播等服务于一体的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2023年先行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旗县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使用,逐步向京蒙结对帮扶学校、自治区全域推广。

       打造“内蒙古校(园)长工作室”。由自治区当地优秀校长牵头,周边学校领导骨干参与,北京理论、实践双导师引领,以培训、改进、辐射为研修线,努力把“内蒙古校(园)长工作室”打造成为当地骨干校(园)长成长和学校发展、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瓶颈问题、辐射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经验的平台。

       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帮扶。加大自治区18所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建设力度,打造一批京蒙协作示范学校。完善结对校支撑机制,选派优质干部教师队伍,全力做好京蒙结对区县高中帮扶工作,辐射带动自治区县域高中制度、队伍、教学、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内蒙古职教园区建设为重点,协调北京优质职业院校开展帮扶工作,在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支持北京企业、职业院校与内蒙古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

       加大京蒙高校合作交流力度。结合北京“四个中心”和自治区“五大任务”建设发展需求,支持京蒙高校开展共建交流。加大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共享科学研究、课程建设等资源,共建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协调组建京蒙高校协同创新团队,面向内蒙古生态、安全、能源、农畜、开放等方面的课题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选派自治区教育系统和高校干部赴北京教育行政部门、市属高校挂职锻炼等。

       推动京蒙结对旗县教育协作高质量发展。协调北京加强对教育人才支持力度,提高支教教师选派质量,增强送教讲学力度频次成效等。

       开展青少年学生研学活动。协调北京加强对内蒙古生态实践研学基地建设的智力支持,鼓励北京师生赴内蒙古85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研学基地(营地)开展研学活动。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协作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积极参与京蒙教育协作。

       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加强与北京市教育部门协作力度,共同做好方向把握、项目设计、统筹协调、质量监督工作。深化与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多层次、多元化合作,强化实践创新,积极打造多种线上帮扶模式,依托用好“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资源,打造一支“留得下、带不走”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精心打造“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名校长工作室”“培训+跟岗”品牌项目等,确保“教育倍增计划”落细落实。(记者 刘志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