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教育强国六大特质 持续巩固“双减”成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4-09-12
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召开两次全国教育大会,可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已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次全国教育大会,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围绕这六大特质,系统部署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的一系列部署,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的。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对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则进一步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新华社9月11日的报道称,这六大特质,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全面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方向。
同时,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这是对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教育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中的作用的进一步深化。在此之前,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进变得愈发重要,教育的发展思路也变得愈发清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新华社9月11日的报道称,朝着教育强国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同时正确处理好其中的重大关系,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重点带动全局。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教育部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新增44个、撤销11个;本科专业布点新增2.1万个、撤销或停招1.2万个,年均调整幅度超过布点总数的5%。特别是今年,增设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1670个,首次实现“增撤平衡”。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今年8月撰文介绍,教育部发布97个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开展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年均调整专业布点5%,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1/4。2022年,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专利达2.9万次,比2020年增长60.2%。
可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校要基于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今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就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广转化工作有关事项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梳理并优化调整专利转化激励政策的相关规定,强化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衔接。
“要加强政策激励,深化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周洪宇说。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一体两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即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8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召开。有参会人士介绍,主管部门对“一体两翼”试点设立要求追求质量而非速度,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兴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热情。
持续巩固“双减”成果
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要同人口变化相协调,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要有前瞻性。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针对即将出现的学生数量减少的情况,应有规划地采取合并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升其教学质量和吸引力,确保每所学校都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
“人口出生数量的下降可能导致学校和教师岗位的减少,但教育质量的提升却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李志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双减”开展三年来,承担的任务发生了鲜明的变化。2022年是强化校外培训监管和加强作业管理的攻坚期,各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双减”;2023年“双减”取得阶段性进展,适时提出了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2024年“双减”三年目标达成,开始要求统筹推进“双减”和教学质量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认为,“双减”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切入口,以扭转教育功利短视问题、缓解社会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政策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学校职能转变,最终形成良性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双减’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根源性问题,才是最终的治本之策。”王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还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推进国家数字大学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等新的标杆工程或将取得进展。
“推进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拓宽教育资源获取渠道的必由之路,对于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李志民说。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观念转变是先导,教师适应是核心,管理与评价改革是保障。只有在这些方面协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数字化的目标。”李志民进一步表示。
我国已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次全国教育大会,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围绕这六大特质,系统部署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的一系列部署,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的。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对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则进一步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新华社9月11日的报道称,这六大特质,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全面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方向。
同时,全国教育大会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这是对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教育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中的作用的进一步深化。在此之前,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进变得愈发重要,教育的发展思路也变得愈发清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新华社9月11日的报道称,朝着教育强国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同时正确处理好其中的重大关系,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重点带动全局。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教育部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新增44个、撤销11个;本科专业布点新增2.1万个、撤销或停招1.2万个,年均调整幅度超过布点总数的5%。特别是今年,增设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1670个,首次实现“增撤平衡”。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今年8月撰文介绍,教育部发布97个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开展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年均调整专业布点5%,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1/4。2022年,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专利达2.9万次,比2020年增长60.2%。
可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校要基于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今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就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广转化工作有关事项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梳理并优化调整专利转化激励政策的相关规定,强化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衔接。
“要加强政策激励,深化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周洪宇说。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一体两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即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8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召开。有参会人士介绍,主管部门对“一体两翼”试点设立要求追求质量而非速度,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兴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热情。
持续巩固“双减”成果
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要同人口变化相协调,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要有前瞻性。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针对即将出现的学生数量减少的情况,应有规划地采取合并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升其教学质量和吸引力,确保每所学校都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
“人口出生数量的下降可能导致学校和教师岗位的减少,但教育质量的提升却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李志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双减”开展三年来,承担的任务发生了鲜明的变化。2022年是强化校外培训监管和加强作业管理的攻坚期,各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双减”;2023年“双减”取得阶段性进展,适时提出了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2024年“双减”三年目标达成,开始要求统筹推进“双减”和教学质量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认为,“双减”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切入口,以扭转教育功利短视问题、缓解社会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政策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学校职能转变,最终形成良性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双减’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根源性问题,才是最终的治本之策。”王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还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推进国家数字大学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等新的标杆工程或将取得进展。
“推进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拓宽教育资源获取渠道的必由之路,对于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李志民说。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观念转变是先导,教师适应是核心,管理与评价改革是保障。只有在这些方面协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数字化的目标。”李志民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