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误区反思
来源:人大附中珠海实验学校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13
     在功利主义思潮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我国大学创造教育越来越忽视大学生创造性的内在精神、人性蕴涵和由它带来的精神力量。当大学生创新活动日益丰富、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时,创造性离人性却越来越远了。具体体现就是,人的创造性不是由人性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其物质性创造产品决定的,而物质产品与人的精神体验是分离的。在目前创造性的研究中,外在的、可测的、物质性的因素倍受关注,而人格、精神因素常常被忽略或成为附庸。人格与精神的价值仅仅在于其外在的功用,即在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物质产品的创新。大学创造教育在人们过度追逐物质成就的过程中慢慢片面化、“物性化”了,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精神、人格相背离,使创造性失去了内在精神而仅仅具有表面的、物性化的特征和功能。因此,正确把握创造性的基本蕴涵、深入反思大学创造教育的偏差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从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看,我国大学生的创造教育总体上存在着“人力”化、“物性”化和“功利”化的误区。一、创造性认识上的“人力”化创造性认识上的“人力”化是对于创造性认识的本体性偏差,体现为重“人力”轻“人性”,即仅关注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成分,忽视人格、精神成分。我国大学生创造性发展存在明显的“人力化”倾向,其主要特征就是将创造性的“人力”成分视为全部,忽视其人性品质,在创造性的功能上只看到外在物质创新功能,忽视创造性的内在精神功能和对于生命的意义,忽视创造性发展的“个体享用”功能和精神超越功能。这种创造性认识和发展上的“人力化”倾向实质上是从本体意义上窄化了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变为单纯的功能”,从而使生命“失去了其历史的特征”。 [①]由于大学教育的“人力化”倾向,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仅注重以能力、技巧为核心的创造性“人力”因素的发展,片面追求这种“人力”因素所带来的外在成就,忽视创造性给个体自身带来的幸福感和心理、精神的和谐,尤其是健全心理的发展和整体人性的完善。一项关于北京、广州、香港、台北四地的大学生创造观的研究显示,我国大陆大学生在创造力的认识与评价上较为狭窄,他们多从治国的突出成就和科技上的重大突破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创造力表现,将创造力与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紧密结合起来,绝少考虑到创造力在社会其他领域(如艺术、商业等)的多元表现,更没有考虑创造力在平常生活中的表现。这说明我国大学生在创造性观念上认知范式单一,仅仅以实用性为核心,看重外在的政治和科技成就,轻视创造力在社会广泛领域的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轻视创造力在个体内在精神生活中的表现(如艺术性与幽默感)。 [②] 有研究表明,西方人对创造力的理解主要包括下列核心因素:动机、自信、审美观、独立性、幽默感和批判思维等, [③] 这里,“幽默感”、“审美观”等显然涉及到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上的超越性,因而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片面发展大学生以认知能力为核心的“人力化”创造性,不仅会造成全面素养发展的偏差,更容易造成物欲的膨胀和情感淡漠、道德沦丧。“物质主义对生活和人的本性的看法却纵容我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获取财富和权利,把爱自己放在首位,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把公正和美好视为个人利益和快乐之后的次要东西。物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同样有害但却不那么明显的后果,则是生活中的创造性、艺术性和敏感性等因素远远不象科学、逻辑和技术等等那样受到重视,部分原因在于后者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去积蓄财富和权利。由此而造成的内心冲突和心灵空虚可能通过酗酒和其他麻醉大脑的药物或刺激情绪的音乐以及寻求各种极端的生活体验来暂时地弥补。” [④]在“人力化”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物质创新能力固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情感、意志能力却萎缩了。这样,一旦遇到物质追求中的挫折,他们往往缺乏创造性的心理调试和超越能力,出现病态的心理,有的甚至走向堕落。例如,广西某高考状元为25元抢劫司机事件, [⑤]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类大学生缺乏超越情感困惑的能力,从而走进个性误区和情绪障碍,导致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大学生“人力化”所导致的人性异化还表现在对生命的冷漠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例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足以说明这些过分追求“人力化”创造性的大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淡漠;震惊中外的台湾大学生“CIH病毒”事件,反映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意识的淡漠。类似事件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这里隐含着的一个重要事实不容忽视:片面“人力化”创造性的发展隐含着人性异化的极大危机,值得大学教育者警惕和反思。二、创造性培养的“物性”化创造性培养中的“物性”化是指创造性培养的价值观偏差,就是在培养创造性的过程中重物轻人,将物的规律应用于人,实际上就是以“物性”代替“心性”。我国大学创造教育在创造性培养上普遍忽视“心理”与“物理”的区别,只注重创新的物质机理,仅以创新的认知规律和物质机理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创新过程中的情感、人格的规律,重“成物”和“物理”,而忽视“成己”和“心理”机理。例如,只关注学生物化的创造性产品、专利、成果产生的认知、思维研究,将其看作是创造性过程的全部,忽视创造性的人本身,尤其是情感、态度、道德等整体人格。重“物性”轻“心性”的创造性发展将外在物质产品视为衡量大学生创造性高低的唯一尺度,在激发创造性的方法指导和训练中,常常限于解决物质世界的创新问题,至于如何解决个体心理或精神层面的疑惑,如何以创造性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等问题,则不视为创造性的题中之义。创新活动会面临许多的心理和精神冲突,对于一个从事现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来说,以创造性的方式超越精神和心理困惑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由于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物性化”,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被视为一种单一的物质超越和创新活动,与精神的交流、提升相分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无法在创新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这样,大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技能发展中,尽管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困惑,却缺乏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的锻炼,难以超越自身的心理和精神困惑,造成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具体体现为心理障碍、生活空虚、幸福感缺失等等。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低沉,33%的人认为“生活空虚、沉闷和厌烦”; [⑥] 而心理障碍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最突出表现。据调查,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不健康症状的比例达15.5%,而有轻度症状者达49%; [⑦] 有心理反应异常者占26.99%,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5项因子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⑧] 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尽管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众多,但是,“物性化”创造性的发展所导致的心理超越能力的丧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三、创造性发展的“功利”化创造性发展的功利化是创造性培养的目标性偏差,就是在创造性发展中重“功利”轻“理想”,将创造性发展当作功利手段,忽视创造性活动的个体发展性功能。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创造性发展成为追求功利的工具而不是人性发展的过程。由于创造性被看作是外在的“人力”和“物性”,因而必然是可见的、外表的,能够以“显眼”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因而,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大学生极力包装自己的这种外在的“创造性”,将体现人性特质的创造性窄化为商品向社会推销,以显示自我的价值或获得一份良好的职业,满足短期的功利性要求。这势必使人格“商品化”、“市场化”而有碍全面创造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在描述工业化社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弊端时,曾指出一种非创造性指向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市场指向”的性格特征。具有这种市场指向性格特征的人,注重“占有”已有成果,逃避创新;其成功与否主要依靠他在市场上如何推销自己,从而或取一份现成的利益,因而不是注重自身内在的发展和创新,而是着力于外部的“包装”和自我推销。这种“占有”而非创造性的性格特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也有体现。由于物欲主义的侵蚀和大学的“市场性格”,部分大学生逐渐养成了“商品人格”,即缺乏“我就是我”的独立人格,不以自我发展和创新为本位,而渐渐养成“我就是你所需要的”迎合式人格,使人的价值、才华取决于市场效应。目前,无原则地迎合市场、不切实际地推销自我已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时尚。据报道,近年来许多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包装自我的“面子工程”,重“面子”、轻本质。每年毕业期间,都有很多大学生精心装修自己的简历,费尽心机、花钱如水,但对应聘的具体目标却不做分析; [⑨] 为了使自己的“包装”胜人一筹,不少大学生在包装自己和推销自我的时候居然造假,有如不法商家为了推销商品而对顾客采取欺骗手段;还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中缺少诚信,毁约频繁,给用人单位造成许多麻烦。 [⑩] 至于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伪造数据、抄袭剽窃等行为更是其急功近利、追求“占有”而畏惧创新的商品人格的集中写照。  四、大学生创造性健康发展的思考为了使大学生创造性得以健康发展,大学创造教育必须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努力克服“人力化”、“物性化”和“功利化”倾向,使创造性发展成为人性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注重大学文化环境的建设,弘扬以自由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等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目前大学严重的市场习气和功利氛围严重助长了创造性发展的“人力”化、“物性”化和“功利”化倾向,崇尚自由探索、敢于批判、超越社会的大学精神正日渐消解。在这种文化环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