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撬动基础教育“大改革” 着力保障教育“大民生”
来源:人民资讯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10-20
 「本文来源:青海日报」
        为丰富教学内容,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艺术完全小学在文化课外还设置了“锅庄”舞蹈课间操、绘本剧、唐卡绘画、泥塑等民族特色课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图为学生在跳“锅庄”课间操。新华社记者 马千里摄
        新学期开学以来,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校内提质增效、校外规范管理两方面,将“双减”工作作为撬动青海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在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监测体系、优化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治理培训机构等五个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使党中央及青海省关于“双减”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地见效,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严管校外培训
        强化督导检查
        《“双减”意见》发布后,青海省教育厅及时组织市州教育局两次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叫停暑期学科类校外培训,明确不再审批新设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开展学科类培训(作业辅导)的托管班及时排查整治。按照国家三部委“营转非”登记要求,青海省将启动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登记完成前暂停招生、收费和广告宣传。通过重新审核登记,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大幅压减、培训行为更加严格规范。
        同时,制定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内容清单,对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检查和打击整治教育领域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开展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整治,及时核查举报线索;将“双减”纳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内容和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督促各市州加快工作进展;组成暗访组,随机实地抽查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截至目前,已会同民政、公安、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联合组织实地督查、随机暗访四轮近百人次,查处取缔“黑机构”83所。
        坚持系统推进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们要求早上上课时间是8:20,下午学生离校时间在4:25至4:30之间,正常的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父母下班时间会有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第一个小时是4:30到5:30,第二个小时是5:30到6:30,我们采取‘1+X’的方式,‘1’是家长迫切关心的作业完成,‘X’是诗词诵读、美术、音乐、体育、手工等丰富的课程,学生和家长可自愿选择。”虎台小学校长刘戈说。
        青海省就加强“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十项举措,构建“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持续深化有效作业研究,出台《青海省加强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推动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作业设计能力,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西宁市设立“自主学习日”,每周三不布置家庭作业、不累加作业量和课时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家长帮助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开展课外阅读、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实践活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督促各学校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每日作业备案”“绿色通道”等制度,巩固中小学生减负成效。
        秋季开学第一个月,少了“鸡飞狗跳”辅导作业的不和谐画面。你家孩子放学后,在干什么?采访的十余名小学生家长均表示,孩子回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还会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大家都很开心。
        “‘双减’政策的出台,首先最需要学校做出改变。”西宁二中教务处副主任梁树枝说,“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给孩子做‘减法’,减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同时也需要做好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后服务质量的‘加法’。”
        “双减”政策,对于家长,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对老师而言,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过程。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决策,相信教育环境会越来越好,孩子和家长也会越来越轻松。
        坚持公益普惠
        推行义务教育课后服务
        9月14日下午5点,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操场上,小足球社团的孩子们尽情地奔跑、追逐……秋季学期以来,青海省各地各义务教育学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青海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出台课后服务实施办法,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校情制定“一校一案”。各学校召开教师专题会议,发放调查问卷:《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了解家长学生意愿,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校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扎实有序组织展开各项工作。
        青海省各地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建立以学校教职工为主,志愿者、校外专业人员参与的课后服务队伍。学校教师们克服自身困难,全身心投入,不仅为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进行学科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消化知识,完成家庭作业,还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组织开展文体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第一小学一名擅长手工制作老师带的剪纸班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激发了学生们对剪纸的浓厚兴趣。
        各学校开启“1+N”模式,充分发挥本校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有条件的学校采取菜单选课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开设了烘焙班,平时在家很少做家务的学生通过做蛋糕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带来的乐趣。
        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小学喜欢武术的学生放学后都会跑到操场上跟着体育老师学习打拳,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互助土族自治县彩虹小学的学生放学后踊跃参加机器人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研制简易机器人,不断挖掘对科学的兴趣与内在潜力。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小学结合本地民族特色,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文体活动,带领学生跳民族团结艺术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科辅导列为课后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帮助部分学困生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学习负担明显减轻,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很好地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了学生逻辑思维和自然、人文科学知识水平,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的基础上,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家务劳动、与父母聊天,亲子关系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