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实施“教育强县”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每日甘肃 作者: 编辑:王晓 时间:2023-11-10
临洮:实施“教育强县”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临洮县明德初级中学师生在开展机器人社团活动。 陈龙龙
       王安斌 石媛媛
       “我们的新校园可漂亮了,教室宽敞又干净,多功能报告厅特别‘高大上’。我喜欢在这里读书。”8月25日,投资8800万元的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分校正式投入使用。实验一小分校的新建只是临洮县大力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如今的临洮,随着各类教育基建项目的实施,城乡学校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临洮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入学难”问题,持续优化学校布局,大力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近3年,先后将城区292亩土地无偿划拨为教育用地,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共193所,新建、改扩建校舍26.8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82套。城区新增初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3所,增加学位8775个,形成了“三高四初十五小十六园”的办学格局,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布局。在农村改造提升寄宿制、小规模学校等106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9.1万平方米,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行动,统筹安排8000万元为各学校采购电脑2000余台,采购多媒体一体机、教学设备1600余台,装备精品录播教室4间,教育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攀升。同时,全面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全市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定西市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首批679名学生已入学就读。职业教育为临洮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的第二课堂进行时。这项活动在椒山初中已经连续开展了10年,每当这个时候校园便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大舞台。音乐教室里,葫芦丝演奏声声入耳;书画室内,小小书画爱好者正在挥毫泼墨……
       透过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这个“小窗口”,折射出的是临洮县近年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临洮县各学校广泛开展学生社团和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了起来,让校园活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临洮县着力打好“融合牌”,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融合,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构建起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开足开齐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挖掘陇右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党的故事,对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大特色品牌学校创建力度。目前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25所,全国文明校园1所,甘肃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1个,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1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名教师,打造了一批名学校。“四名工程”“青蓝工程”“结对助学”“捆绑考核”现已成为临洮县域内各学校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名师、打造名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县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教育联盟、教育集团抓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临洮县有20所学校正在与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对应学段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同时,在县域内还成立教育集团26个,组建区域学科教研中心12个。
       教育发展需要夯实“硬实力”,也要不断优化“软实力”。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了《临洮县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人才引进长效机制,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到临洮任教。近3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1名,通过特岗计划为农村学校招考录用教师417名,教师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近3年,培育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8名,培育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等355名,成立名师工作室19个,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大批量成长,优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为全面提高教师待遇,临洮县克服困难,每年筹资近1100多万元为全县校长、书记、班主任和中层干部发放津贴;每年筹资700万元,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并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
       如果说公平是教育的起点,那么质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线。临洮县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聚合优势教育资源,持续提升整体实力。始终把重质量、抓质量、提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全县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持续攀升,被“C9联盟”“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大幅增加,连续3年荣获“全市教育质量振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