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刘小荣 周亚婧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3-03-15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九江推动择校费专项治理解决“上学座位”难题

  “超长寒假”结束,九江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校园再次迎来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的学生。没有了择校费的压力,孩子就近入学、摇号分班,市民张燕梅少操了很多心:“孩子每天睡眠充足,家里也省下了租房和择校择班的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儿子喜欢打乒乓球,新学期新气象,张燕梅准备让他跟随专业老师好好练习,发展一门特长。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九江市全面取消市县两级中小学校择校收费,一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好戏”正在上演。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九江市多部门协调联动、大胆探索,力解困扰多年的“上学贵”“择校热”“分班难”问题。

  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在九江,市直学校名师进入普通学校授课,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过去,九江市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新城区的学校吸引力不足。家长要把孩子往“好学校”送,优秀教师想往“好学校”挤,人人争抢重点学校的就读指标,“择校热”愈演愈烈。

  如何综合治理“择校热”顽症?办学质量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九江进一步推进校长、教师跨区域跨校交流,采取轮岗交流、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去年秋季学期开学,九江共有1092名校长、教师参与轮岗交流。同时,建成8个教育集团,形成市区联动、区属共建、跨区合作、城乡帮扶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名校带来管理制度、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升,惠及学生4.4万人。

  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无疑是整座城市的底气。有了底气,更多家庭才能放心让孩子就近入学。然而,光有底气远远不够,遏制教育乱收费现象,说到底仍然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对此,九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出台了规范招生和教育收费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去年5月,九江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各学校严格执行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公示制度,严禁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去年8月和9月,九江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市直教育系统和各县(市、区),通过现场督导、座谈了解、谈心谈话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责任意识,推动相关部门将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推动市县两级制定35项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机制。

  在择校费专项治理过程中,九江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对学校招生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保障孩子就近入学,保障进城务工群体的孩子享受平等教育。

  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目前九江未发现违规收取择校费、赞助费和跳档费的现象,学校收费行为得到全面规范。

  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九江二中初中教师张希清楚地记得,去年新学年开学报到那天,太阳晒得人晕眩恍惚。然而,暑热天气并没有阻挡大家对于分班的热情。

  午休刚过,学校三楼会议室里人声渐起。校方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市人大代表等早早来到会场,准备摇号。

  下午2时许,摇号编班正式开始。众人围坐在会议桌前,轻点鼠标,14个班级,每个班55名学生,名单由电脑程序随机生成。作为班主任的张希站在一旁,手中捏着提前抽签获得的班号,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文字,心情轻松又期待。

  一个多小时后,学生名单全部产生。不一会儿,名单就张贴到各班级门口和信息公布栏上,方便学生和家长查看。

  去年秋季学期开学,九江市直11所初中学校初一年级131个教学班、6300名新生全部参与摇号编班。自此,每个新学年的“择班大战”收锣罢鼓。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一年级也将实行阳光编班,进一步推动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招生时,学生按片区就近入学,校长成了“观众”;分班时,名单随机产生,班主任成了“看客”。阳光编班的同步推行,实现了起点公平,给家长、学生、校长、教师同时松绑。“没有了各种请托、批条子,没有了关系户指定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暑假时间能够用来陪伴家人。”校长和教师纷纷点赞。

  生源均衡分配,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纯粹。“班级间的基础差距缩小了,老师就需要通过教学成果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张希利用课余时间,面对面解答学生的疑惑,对后进生帮扶指导,点对点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择校费治理措施落地,所有学杂费、课后服务费通过“赣服通”线上平台收缴,收费标准统一且透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量减少了很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水平提升和班级科学化管理上。”张希告诉记者,如今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校园内的教研和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不准择校”到“不必择校”的探索

  往年每到4月,全市招生抢人“大赛”就会拉开序幕。面对年复一年的招生指标压力,九江七中高中教师张萌很是焦虑。今年招生季将近,他却相当淡定。

  “取消择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学生回流,我们不用担心招生问题了。”张萌介绍,去年秋季学期开学,高一年级比上一年增加了150多名学生,多编了3个班级,现在所有老师课时量都是满满当当的。

  初中教师马祖全也同样高兴,今年他可以拿到全额绩效奖金。以前,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紧张,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政府发放给初中教师的奖励性工资,填补临聘人员工资和高中教师绩效奖金缺额,导致初高中教师工资都上不去,影响工作积极性。为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九江市教育、财政等部门对市直中小学校办学成本进行核算,并出台工作方案。全市财政追加教育投入3.9亿元,切实保障学校正常经费支出,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获得感。

  学校没有了“生存”难题,九江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持续发力。九江七中是全市有名的艺术特色教育学校,聚集了一批优秀的艺术教师。择校费专项治理,留住了许多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该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唱响艺术特色教育品牌,大力发展美术、音乐、体育、舞蹈等特色教育,培育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

  打破“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单一评价标准,一些学校像九江七中一样,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分流学生家长的择校需求。这是该市破解“择校热”的又一次有效探索。

  在“双减”大背景下,每个家庭都需要更加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学校教育也有了新的期待。解决“上学座位”难题,九江疏堵并行,通过倡导特色办学,培育更多优质学校,化解学位供需矛盾,逐渐从“不准择校”向“不必择校”转变。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荣 周亚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