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感恩教育要有“分寸感”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5-10-09
□林春
10月6日,有河南网友发视频称,“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家长跪地,学生踩过去,这又是什么‘愧疚式教育’?”视频中显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家长跪地搭“人桥”,学生轮流从家长身上踩过。(10月7日 《光明日报》)
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心怀感恩,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和谐。为了让学生更好懂得感恩,各个学校采取多样的方式,只为让学生体验父母辛苦、革命前辈的付出……更好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革命先烈。
此次,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感恩教育”拓展活动中,家长跪地,学生踩过去,对此,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家长跪地不是感恩教育”,良好的初衷被包裹在“肤浅”之下,沦为流于形式的“奇葩秀”,掩盖了教育真谛,甚至可能留下难以释怀的创伤性体验。也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在润物无声、内在唤醒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创新、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估教育成效,重点要看是否能让学生“有所得”。
两种观点的交锋中,一件事情引人思考: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与他人交往、相处时,要有一定的“分寸感”,教育需要创新,但教育方式一定要有“度”,要注意把握尺度。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以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训,而现在着重于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大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教育分寸感,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丧失教书育人的底线。
对于感恩教育活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一张合影留纪念、一张卡片送祝福、举办“感恩孝亲”知识竞赛、集体诵读《孝亲三字经》、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没有花哨的架子,却能蕴含好的教育初衷,能够叩击学生灵魂深处,实现情感“共鸣”,真正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获得精神成长。而有学校却让学生跳“感恩舞”、下跪等活动,而这样的活动可能引起极大争议,甚至可能导致感恩教育堕入表演化商业化,变得庸俗。所以,一个好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适宜方法呈现,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不仅效果难达预期,还可能引起大家的反感。
感恩不应该过于夸张,应该显得朴实、真诚,应该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持久而纯粹。因此,感恩教育,必须让表演走开,让商业走开,也让人为策划走开,真正回归感恩教育的本质,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一定要注重“分寸感”,教师和家长也要注重日常言行中举止,做好榜样,才能入脑入心,孩子才会懂得感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10月6日,有河南网友发视频称,“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家长跪地,学生踩过去,这又是什么‘愧疚式教育’?”视频中显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家长跪地搭“人桥”,学生轮流从家长身上踩过。(10月7日 《光明日报》)
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心怀感恩,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和谐。为了让学生更好懂得感恩,各个学校采取多样的方式,只为让学生体验父母辛苦、革命前辈的付出……更好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革命先烈。
此次,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感恩教育”拓展活动中,家长跪地,学生踩过去,对此,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家长跪地不是感恩教育”,良好的初衷被包裹在“肤浅”之下,沦为流于形式的“奇葩秀”,掩盖了教育真谛,甚至可能留下难以释怀的创伤性体验。也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在润物无声、内在唤醒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创新、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估教育成效,重点要看是否能让学生“有所得”。
两种观点的交锋中,一件事情引人思考: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与他人交往、相处时,要有一定的“分寸感”,教育需要创新,但教育方式一定要有“度”,要注意把握尺度。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变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以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训,而现在着重于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大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教育分寸感,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丧失教书育人的底线。
对于感恩教育活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一张合影留纪念、一张卡片送祝福、举办“感恩孝亲”知识竞赛、集体诵读《孝亲三字经》、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没有花哨的架子,却能蕴含好的教育初衷,能够叩击学生灵魂深处,实现情感“共鸣”,真正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获得精神成长。而有学校却让学生跳“感恩舞”、下跪等活动,而这样的活动可能引起极大争议,甚至可能导致感恩教育堕入表演化商业化,变得庸俗。所以,一个好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适宜方法呈现,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不仅效果难达预期,还可能引起大家的反感。
感恩不应该过于夸张,应该显得朴实、真诚,应该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持久而纯粹。因此,感恩教育,必须让表演走开,让商业走开,也让人为策划走开,真正回归感恩教育的本质,学校组织的感恩活动一定要注重“分寸感”,教师和家长也要注重日常言行中举止,做好榜样,才能入脑入心,孩子才会懂得感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