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行动方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5-04-30
纪驭亚
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数据局四部门印发了《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9年)》。
行动方案列出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3个关键节点——
2025年,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和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2027年,统筹建立统一的算力调度管理机制,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助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个性化学习路径。2029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的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形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
行动方案还明确了五大项16个小项重点任务,为全省未来5年“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设计好了“施工图”。如建设教育大模型基础设施、探索教学新形态、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等。
行动方案中,浙江亮出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比如,浙江是目前鲜有的由教育、发改、科技等多部门共同探索统筹建立算力调度管理机制的省份。师生学习AI应用或建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但算力成本高、能耗高且关系到数据安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浙江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普及、深入而做的顶层设计。如果教育系统有了可以统筹分配的算力系统,算力就会逐步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不仅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根据不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调配算力资源,还能确保师生学习数据的安全。
此外,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产学研联盟也是行动方案中的关键一步。产学研协同的机制,有利于将浙江现有的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汇聚到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中,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数据局四部门印发了《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9年)》。
行动方案列出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3个关键节点——
2025年,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和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2027年,统筹建立统一的算力调度管理机制,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助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个性化学习路径。2029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的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形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
行动方案还明确了五大项16个小项重点任务,为全省未来5年“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设计好了“施工图”。如建设教育大模型基础设施、探索教学新形态、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等。
行动方案中,浙江亮出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比如,浙江是目前鲜有的由教育、发改、科技等多部门共同探索统筹建立算力调度管理机制的省份。师生学习AI应用或建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但算力成本高、能耗高且关系到数据安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浙江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普及、深入而做的顶层设计。如果教育系统有了可以统筹分配的算力系统,算力就会逐步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不仅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根据不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调配算力资源,还能确保师生学习数据的安全。
此外,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产学研联盟也是行动方案中的关键一步。产学研协同的机制,有利于将浙江现有的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汇聚到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中,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