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常规促和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黑龙江鸡西市第十八中学 安 丰 锡
我校近几年来以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为奋斗目标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启动了学校全方位的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学校快速发展,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绩的取得,质量的提高,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抓常规促和谐,才是兴校的根本保证。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五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五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五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教学常规管理“三个五认真”。这就是我们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三个五认真”:
1、教(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编和评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查。
2、学(学生):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探究、认真实践、认真测试。
3、管(领导):认真听课、认真开座谈会、认真进行常规检查、认真协调指导、认真考核评估。
教和学是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而管则是调控、指导教和学的中介。教师教学的五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五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这里也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直接由学生反馈给教师,另一个是由学反馈到管,即学生评价教师。由管作出分析处理,再正确及时地反馈到教。作为“管”,一方面是既管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作为领导、教师、学生三者,在分别负责“管”、“教”、“学”的主要任务外,同时还兼顾其余。譬如领导不仅管教管学,而且直接参与教和学的具体工作,做教师的表率。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易收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群体效应和整体效益。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
1.注重实效性
“实”首先是符合实情。教学常规管理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再次是要在教和学的方面收到显著实效,不能为抓常规而抓常规,切忌形式主义。
在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的同时,我们在具体措施和相关环节上也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如,我们抓教师“认真备课”,一方面采用课时教案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旧备课笔记、旧教案上课;一方面在备课内容的深入上花力气。采用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每次由一人主讲,大家补充,确定每一教时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教法选择、练习编制,做到一个年级同一学科在教学上的五个统一。每次备课都要求备出每一章节(课)与“教纲”、“考纲”之间的关系,备好具体教学班学生的实际,对“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要求的知识体系做到胸中有数。新教师的教案必须有教研组长或指导老师签字,在明确要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等方面符合要求之后,才可上堂讲课。学校领导在检查管理方面,除定期不定期地参与备课活动,每次备课都要有集体备课记录,活动结束后必须有分管学科的领导签字。除此以为,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现场备课比赛,用以推动备课工作的规范性。
在抓课堂教学方面,我们把精力放在听课上,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密度容量、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知识的授受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当然对青年教师,我们主要看教学的基本功,教学程序的处理;对骨干教师我们还兼看他们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等内容。认真上好辅导课,但不准集体统一上课,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释疑排难,做提优帮差的切实辅导。在作业处理方面,我们除了抓文理科作业的不平衡现象外,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对作业量作出具体的规定;而老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力争优生够吃,中间生吃饱,差生能吃。在作业的质的方面,我们提出巩固与求新结合、单一与综合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的要求。对于学校组织的考试,我们决不把它仅仅视为对教和学的结果的简单小结,而是通过考试,及时反馈,抓好教与学质量的实在有用的分析。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依据有关数据,然后分层次开好三个会:一是由年级主任牵头,全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各个班级的质量分析会;二是由班主任牵头,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具体到每个学生的质量分析会;三是由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的老师参加的学科质量分析会。质量分析会不只是单看分数,看“三率”,而是从知识、能力、智力,从课内、课外,从教法和学法诸方面进行纵横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更找知识上的缺漏和教法学法上的薄弱环节,进而研究和落实分层指导和补救的措施。一句话,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做有效的工作。
2.坚持永恒性
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这个压力,除来自外部外,主要是来自学校内部:一是抓常规管理的领导本身会觉得,这不仅看考试结果,还要看教学全过程,看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辅导;二是教师本身,也有人认为大差不出就行,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坚持一个学期还可以,要坚持多年如一日,实在太难;即使是学生方面,也有对“五认真的内容表示不满的情绪,难于善始善终。
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的态度是一抓到底,决不动摇。首先是,严格制定各种纪律制度,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实行。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变各种“压力”为自觉执行常规的“动力”,从思想上引导大家结成共识,明确提出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
滴水所以能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之后的持之以恒。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离开了目标专一的“恒”字,事业就会无成,有了这个“恒”字和远大的理想、志向,我们就会化压力为动力,主动培养和磨炼自己。
为了使教学常规管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要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以上干部首先坚持每学期听40节以上,并且实行中层领导听课由校长检查、校长听课由教务处检查的循环制度,逐月公布。要教师认真备课,干部首先坚持无论行政工作多忙,都要认真备课,备足课,备好课,写好教案。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规范,老师在黑板上、在批改作业时也决不写一个潦草字,用模范遵守常规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我们多年来,抓常规管理不放松,且愈来愈规范化、正常化,所以我校的常规管理已经不断完善,深入人心。
3.追求创新性
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抓常规管理要同抓教育转轨和办学目标结合起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抓常规切不可抓死,变得僵化,而要抓而不死,注重创新性。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有所创新。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在教学“五认真”方面是统一要求的,但在具体处理上,我们还是把特级、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适当区别开来,把经验丰富的与初涉教坛的区别开来。就学生一方而言,我们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也有适当的差别。
就我们学校来说,过去在组织管理上,教学常规管理分归教务处负责,而现在是校长牵头,由各学年校长、主任、学年组长参加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注意民主管理,各种常规制定时,由教师先讨论,自下而上。草稿拟好后,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执行过程中也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民主管理学校,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过去我们在教学常规评估方面满足于综合印象法,现在我们主要采用量化评估考核法,对教学人员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量化计算。过去我们主要重视结果性评估,满足于给教师画一个句号。现在我们更重视形成性评估。一是采用平时跟踪检查法,比如在检查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领导可以不打招呼,随时可以听课,掌握真实情况;课堂教学既看“五统一”的落实,又看教师是否积极进行教法改革,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相机运用电教手段;在衡量是否好课时,还要看是否贯彻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是否处理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教师精讲与学生多练,教师启发引导点拨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渗透等关系。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学大奖赛,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校。同时建设名师梯队,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而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则通过及时评课、讨论、交换意见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二是对于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更切实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调控下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活动。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教学常规管理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仅以近几年中考为例,我校毕业生连续四年摘取了全市中考“状元”的桂冠,我们还将不断努力,大胆探索,朝着教学管理的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