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用心交流
山西省文水县东南街小学 张小娟
中国有句俗话,叫“教学生要教心”。我想这句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心还是要和学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作为班主任能做到心灵交流,班务工作将井然有序。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厌烦于对学生的心灵交流,以至于班级工作搞不好。 一、理解班主任的“爱”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 懂得用心灵交流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在学校则自私自利,不明事理,没有吃苦精神。如果不给他们正确指导,不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将来又怎能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怎能做祖国的栋梁之才、砖瓦基石呢?所以,班主任不但要懂得对学生的关爱,还要懂得怎样教育学生用心交流。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
(一)1、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恪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是说谁诚实,不再是褒扬的话,而是讽刺他傻,死板不灵活,不适应社会潮流。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严重地侵蚀着幼小的心灵。应从小抓起,我利用班会、晨会开展“做个诚实的小公民”活动,告诉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得才有意义。
2、要充满爱心
学校五年级有名学生,父亲残疾,母亲下岗,还有年迈的奶奶,生活难以维持。知道这种情况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爱心活动。还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星期天,我和朋友逛街,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说带来的钱花光了,剩下的钱被小偷偷了,回不了家,求我给点路费。我没有犹豫便给了他们10元钱。后来偶然谈起这件事时,多数人都说现在这样骗人的很多。班会上,我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学生听,也有许多学生说:“您真傻,他们是骗子。”我问学生,那你们认为老师是不是被骗了?有的学生说是,有的笑着不答,有的低头不语。于是我对学生说:“我认为,即使他们是骗子,我也感觉我没有被骗,因为那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如果他们有富裕的生活,他们不会这么做的。我用我的这点钱能帮他们做点什么,不能算是被骗。”听完我的话,从同学们的目光里我能看出,同学们理解了我的意思。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说:“我们能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好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让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生活中,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无悔一生。”
通过平时的这些点滴教育,同学们都明白了许多事理,在后来的抗洪救灾捐款活动、我为城建献爱心活动、救助贫困生活动中,我班同学均表现很好。
3、要拼搏进取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现代小学生,只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可是大多数学生,从小被众心拱月地长大,想上进,想成为好学生,却又付不起辛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这“吃苦”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懂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得有付出,得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根据现实的情况,在班内树立典型。带动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涌现出一批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的学生。学生们明白了好成绩的取得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全班一种塌实奋进的学风蔚然形成。
(二)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的教与学。
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之前,心理即便有再大的火气,也要压住,记住一条原则,学生的人格
四年级时,我们班有一男生,自由散漫,经常迟到,上课说话,下课打架斗殴。找家长谈话,家长不来。我决定找他屈膝长谈。经过两次谈话,他低下头才说出一句话:“老师,是我的品质不好。”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但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真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我对他说:“你又错了,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你的品质没问题,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理
2、信任学生、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再辅之予帮助,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对差生的教育更应注意。在我们班的差生中,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视同仁。而且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