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关爱和奉献,行走在教坛上
登封市实验高级中学 高建森
从1995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以来,到今天我已经参加教育工作整整12年了。12年中,我连续10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有11年担任班主任。回顾12年走过的历程,几多辛苦,几多收获;几多辛酸,几多喜悦。这一切让我感到了人生的充实,我也越来越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每当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一双双渴盼的眼睛时;每当看到精心培育的学生一个个走进大学校园时;每当收到来自大学校园的一封封充满感激和火热激情的信件时,你就会明白,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是油然而生的,是的,这些来自学生的感动时时地激励着我,也感动着我,使我越来越钟情于学校这片美丽的土地。所以我把文章的第一部分定名为:
来自学生的感动
自担任高三班主任以来,尤其是近四年来,我的班级中不仅出现了像黄腾飞、董会娜这样的北大骄子,涌现出了付瑶、宋丽平这样的登封文科状元,而且我所担任的班级年年超额完成本科上线任务。早的不说,单今年就超出目标15人。收获的日子里,看着一个个熟悉可爱的学生满面春风的从我这里取出分数单高兴而去的身影,我和他们一样高兴,昔日一件件、一幕幕的情景再次涌上心头。我欣慰:一个个优秀的学生共创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优秀班集体造就了一个个优秀的学生。
(一)、寒夜里的温暖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然而那个冬夜里发生的一切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将永远温暖着我的心,使我在做班主任工作的任何时候,只要想起它,总会给我注入无穷的动力。
那是在07年元旦前夕,有天晚上是我的晚自习,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忽然“停电”了,我正想,要改变教学计划了,利用停电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些什么呢?不如和同学们聊聊近一段的学习、生活吧,因为我最不愿意让学生们埋头在蜡烛之下了。正在想着的时候,教室里已经齐刷刷地点起了蜡烛,我注意到这些蜡烛全都是红色的,整个教室顿时神秘而富有诗意。我正诧异,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学生已经唱起了悠扬、抒情的歌,歌声中,我们的女班长捧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走到我的面前,我迷迷糊糊地接过来,虽然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但我已经被深深的感动了,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和学生一起唱起来……
回到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小盒子,惊奇地发现里面装满了厚厚的贺卡,查一查,一共81张——每人一张,全在这里了。我贪婪地读起来,因为我急于知道学生们在这里都写了些什么,越读越激动,越读越感动,甚至忘记了再去学生宿舍督促学生休息,也忘记了已是深夜该回家了。这里我摘录几段,表示对我的学生们的感谢:
“您给我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每一篇励志文章,每一番谆谆教诲,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反省自己,鞭策自己。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您给我们的影响却会长久:记得把自信写在万里云天,记得把拼搏携在手边,记得要为梦想奋斗,记得走出井底,走得更远……”(张鹏丽)
“自从您做我的班主任,使我认识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为师之道,您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你总是那么乐于帮助每一个同学,每当有困难,我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您的关心,我们感受得到,您在学习上给我们以辅导,在人生的道路上给我们以导航,你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观有了新的变化,让我们知道在疑惑的道路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张释文)
这些卡片我至今保存,时不时的总拿出来读一读,每读一次我都会有新的感动,它将是我永远的财富,也是我钟情于班主任工作永远的精神动力。
(二)、夏日里的感动
07年暑假,在我收到学生的手机短信中,有这样一条让我无限感慨:“高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陈鹏举,感谢您一年来的关心、鼓励和教诲,更感谢您在没人愿意接受我的时候收留了我,我会永远记住您,感谢您,没有您的收留,就没有我的今天,谢谢,也转达我父亲对您的感谢。”
读着这条短信,我的思绪不仅飘回到06年的暑假,高三毕业班总是早早就开学了。我一直忙于接待满含期待、望子成龙的家长,一直忙于安置充满希望、前来求学的学生。一天上午刚吃过早饭回来,就发现我的办公室门口等着两个人,看样子是父子俩,我赶紧打开门,把他们让到办公室坐下。然而当问到孩子上一年的高考分数时,我的心不禁一沉:才三百多分。我很为难地告诉他们,按照学校规定,这样分数的学生,学校是不会收的。家长连忙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已经找了好几所学校了,这种情况我们也清楚,不过请老师帮帮忙,再给我们孩子一次上学的机会吧,我的孩子今年一定会努力的,绝对不给老师丢脸……”孩子也在一边保证,我真的不忍心,让一位父亲为了儿子如此这般,最终我带着这对父子俩找到学校,好说歹说总算留下了这个孩子。虽然留下了这个孩子,对他2007年高考能否上线,我却并无信心,毕竟他上年的基础太差了。但我并没有放弃这个基础差,而上学欲望却很强的学生。我时不时的为他鼓劲,没想到,真的没想到,07年高考,他居然几乎长了200分,考到了534分。
收到这条短信没几天,这个学生和他的父亲又亲自来到了学校,要当面向我表示感谢,他父亲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仔细想想,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我只是尽了一个教师或者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而已,无非是像他所说的,在没人接受他的时候收留了他,无非是在他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了他一些鼓励,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学生的刻苦努力换来的啊!而这竟让他们父子如此地感谢!想一想,我很感动!也很惭愧!
(三)、我的即兴演讲
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在给我的来信中,总会不约而同的提到我的即兴演讲,下面我选择其中的一封来信的部分内容给大家读一读:“……很多时候,懈怠了,自满了,退步了,失望了,这时候,你的即兴演讲就开始了。有时候,你就从我们的考试成绩开始,有时候,你从我们的懒散开始,更多的时候,你总是喜欢给我们读一些令人深思的故事,那些故事,有些是围绕亲情的,你说,为了父母,为了含辛茹苦的父母期待的眼神,我们要努力;有些是围绕名人的,你说,同学们,我们天资不比谁差,用事实证明我们是开花的百合;有些是关于信心和毅力的,你说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看着你在讲台上挥手舞拳、指点江山的气势,听着你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话语,总是不由自主的和你一起激动起来,丧失了的自信慢慢的就这样恢复了,懒散的情绪也就不知不觉的没有了。最后,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你总是很可笑的大声问我们:有信心吗?很奇怪的是,我们一起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一样,大声地回答您:有。那声音、那阵势,好难忘啊——然后第二天的早上,我们班的学生总是早早的就到齐了……”
而我现在所带班级的学生,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要么是班干部要么是其他的哪个学生,在看似随意的时候,走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老师,你该讲讲话了。”或者说“老师,给我们鼓鼓劲吧!”
一件件、一幕幕,实在让我感动,也实在让我难忘!多么可爱的学生,多么让人留恋的一个又一个的班集体!我经常对人说,我的力量是来自学生的。大家也一定会有相同的感受:很多时候,当你烦恼、懈怠的时候,而看到可爱的学生时,你总会不由自主的又充满信心起来!
如今,我和我的又一届的97个学生又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家。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二、关爱学生,真心付出
在仍不能回避升学率的今天,在仍然要用分数说话的高考制度下,我们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无论从精神上、生活上,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他们最周到最细致的关心和帮助。是啊,做教师的,谁不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恰恰是对成绩暂时不大好的学生的关注。
我常对学生说,我的字典中没有“差生”两个字,我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你们如果什么时候感觉老师没有做到,可以找老师讨回公道。我这样说,其实也就打开了一扇师生互通心灵的门窗,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给学生这样的承诺,也就真的按这个承诺接受学生的监督。其实我们老师们都知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有时候很难,尤其是在学生们还要凭分数上大学,我们还要凭分数定优劣的情况下,稍不留神就会犯错误。有人会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不!我不认为这是自找麻烦!我认为,很多时候,学生把怨言发出来比窝在心里要好得多,学生当面说出来要比在背后议论强得多。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学生感觉到我和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尤其是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你如果能听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以关爱,这不但能让他们刻骨铭心,也使你在所有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加高大!
我既有这样的认识,也就从心里一视同仁看待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也真的这样去对待学生。我们都明白,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只以分数来定好坏。成绩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不行,主要是因为他们学习信心不足,所以帮助他们找回丧失已久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始终相信:培养学生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学生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我们教育学生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心灵深处要始终坚信自己的学生“行”,从而让学生也树立起“自己行”的信心。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应该眼含热泪的欣赏他的优点,赞美他的长处,为他自豪,帮助他们完善自我。
2001—2002学年,我班里有一个叫郝平平的女生。她来复习时高考分数325分,比360分的省定大专线还要低35分,在将近300名的复习生中排名很靠后。她心情非常沮丧。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她过去的一些情况后,找了个机会对她说:“很早以前老师就知道你的名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听老师们常说高二的时候你不仅学习好,而且有胆量,经常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数学题,老师们都对你赞不绝口啊,以前教过你的老师都为你感到骄傲呢!”
听了我的一番话,她的眼中明显露出了自信的目光,虽然还略带害羞,但是我却看到了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教室里、路灯下不时看到她发奋苦读的身影,结果第一次段考全年级730人她排432名,随后我又不失时机的给她鼓劲加油,期中考试她位居年级350名。02年1月市里第一次质量预测她281名,4月第二次质量预测她242名,6月第三次质量预测她198名。2002年高考她获得548分的好成绩,高出516分的省定本科线32分,位居年级170名,从325分到548分,这是多么大的飞跃呀!
从郝平平身上,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做班主任的,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自信,给学生力量,必须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也许,学会“尊重”和“赏识”,正是打开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因此,在我做班主任的经历中,无论学生成绩好坏,进步了同样表扬同样激励,违犯校规班纪同样批评惩罚,退步的学生一样帮他们找原因,定目标,遇到困难同样为他们排忧解难,真心关爱。学生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我们共同营造的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努力地学习着,快乐地生活着,然后取得了学习的辉煌。
04届的胡晓静同学,心理自卑,没有自信。我无数次的鼓励她,给她信心,给她力量,使她的成绩由入班的513分跃居到高考的606分,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
屈丽君同学,自习课突然昏倒在地,我和同学冒着大雨把她送往医院,并一直陪护左右;
顾丽平同学,一测前我看她精神不佳,就主动问询她,她说她近段时间不知怎么了,晚上睡不着觉,上课精神恍惚。我给她谈了一个多小时,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解去了她因学习高度紧张而造成的焦虑。同时也理解了她向我提出不参加一测的心情。通过那次畅谈她的精神一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在04年高考中考得601分,被河南大学录取。
07届的张艳丽同学,考试成绩不好,我同样鼓励她。她给我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想给您保证什么,只是我会努力用心的去做,或许只有我把一分厚重的成功交到您手上时,才无愧地接受您的祝福。高考后她以610分的成绩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
黄腾飞、董会娜两位同学,我们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都来自乡下,兄妹多,父母都在乡下务农,经济有点紧张,我建议学校每月给他们提供100元的生活费,保证他们每天一个鸡蛋、一袋鲜奶,从而保证了每天所需要的营养,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去进行学习,备战高考;天冷时,我提醒他们添加衣服;天热时,我告诉他们注意降温;头痛脑热,我带他们去看病,多方关照,无微不至。学习上,我从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借来大量书报杂志,诸如《中学生阅读》《南方周末》《课堂内外》《英语报》《读者》等供其及全体学生阅读,从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每天留心观察,关注他们的细微变化,失意时给以鼓励,自满时给以提醒;几乎每月都要和他单独面谈,生活学习,无所不谈;每考一次,都要约几个优秀生和他们,我们一起分析考试的得失,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一切都为他们最终走进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难忘高考估分时,我陪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估,力争准确无误,并最终鼓励他们在志愿表上填上了神圣的四个字——北京大学!与其说我是他们的老师,还不如说我是他们的朋友。还记得高考后黄腾飞的爸爸对冯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听腾飞说和我的观察,高老师和腾飞说起来是师生,其实更象朋友,腾飞在高老师面前一点都不拘束,他们无话不谈,是那么随缘,那么投机。”也正是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他们考取北大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
还有李争光同学,常和一女生坐一块,爱说话。我征得他同意后把他调开了,他在新位上坐了2天后,感到很不适应,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老师,我知道我很任性,不听您的话,但我就想说的是,老师,您是我高中以来最平易近人的班主任,也是值得我去沟通、交流的班主任,所以,我所有的话不瞒您说,我很在乎我的学习心情,因为只有心情好时,我才会发挥超常,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有激情。而我想说的正是,她带给我的正是这些。而我给她带去的是:我会给她讲数学、地理,在生活上帮助她!我们俩互补,只要自己行的正,我不怕别人评价我们的关系,我知道自己上学复习的目的是考上重点大学,老师,您放心,只要您不让我说话,我保证上课决不说话,老师,您让我回去吧!我会努力学习的,决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苦心!”与其说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请求,不如说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我什么都没说,我答应了他,我相信他。他最终没有辜负我,走进了自己心仪的高等学府——河南大学。
三、无私奉献 以苦为乐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干出成绩,必须要有吃苦吃亏的奉献精神。
我做了11年班主任,11年来,我几乎每天早晨5点起床,5点20准时赶到教室,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为我坚信: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5点30到教室,做老师的如果到不了,那还怎么要求学生呢?这么多年,早饭几乎没有在家吃过,在学校一个烧饼加一包奶就打发了,有时时间紧迫,索性就省去了早饭,从早上5点到12点一口水都不喝,硬是坚持上完上午的课,中午有时学生找我交心,也就顾不得回家了,一旦回到家里,就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休息,说真的,太累了,然而又何止是苦和累所能概括了的,老师也是人,而不是神,得到的同时肯定也要失去,尤其是近几年,同是教师在市直二初中工作的爱人,在身患腰椎、颈椎病的情况下,连续担任九年级毕业班,一个家庭里两个毕业班的教师,这就苦了我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常常我晚上回家时儿子已睡着,我早上走时儿子还未醒,有时甚至一连几天儿子都见不着爸爸;听爱人常念叨:晚上孩子不忍睡觉,非要等我回来,但又总是等着等着已经睡着。听着这样的话,心中阵阵酸楚,眼中的泪就涌了出来。
记得2005年4月,五岁的儿子不知怎么了,只要到晚上就闹肚痛,一阵一阵的,严重时在床上直打滚,看着让人揪心,跑遍市内的大小医院,因为没有看准病症,吃了一周的药都无济于事,我母亲一催再催让我带孩子去郑州看看,而此时离高考越来越近,我不忍心在这高考前关键的冲刺阶段耽误学生的功课,我硬是让儿子又撑了一周,到月底过大星期时才带孩子去了郑州儿童医院。是啊,担任高三的功课,我几乎没有了节假日,也很少有机会与亲人团聚。我父亲一人在乡下老家,虽只有四五十里的路程,可我常常半年才回家一次,更不用说农忙季节回家帮忙了。尤其是今年,我60多岁的父亲在“十一”前夕从5米多高的架木上摔了下来,脚踝处骨折,我母亲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帮我照顾两个尚在小学二年级上学的孩子,硬是从乡下老家把我父亲带到了县城。但心急如焚的母亲无奈,只好早上把孩子送走后赶回乡下老家抢收抢种,下午孩子放学前又匆匆赶回,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起这些,我心中难免悲苦辛酸愧疚,有时甚至感到自己做为儿子,我对父母没有尽到孝心;作为丈夫、父亲,没有尽到职责。是啊,为了学生,为了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我上有愧于我的父母,下有愧于我的妻儿。
可看着学生们走进了一座座高等学府,读着学生们教师节发来得一条条短信,捧着学生们元旦寄来的一张张贺卡,我又感到一些欣慰!我永远忘不了,周日下午返校时,一些小食品端正的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苹果、橘子、香蕉、蛋黄派、回民开斋节的油炸面包、汉民结婚的馓子和米食等等,看到这些,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
是啊,我失去了很多,同时我也得到了许多!圣诞节晚上,我抱着80多张热情洋溢的贺卡回家时,记得爱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冲着这么多的贺卡,所有的付出,值了。”在老家,乡亲们在见到我的父母时,也常常夸奖说:“你们儿子出息了,培养出了两个北大学生!”我的父母也因此为我感到骄傲!
是的,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12年来,我先后被评为登封市优秀教师、登封市第四届十大优秀青年、郑州市优秀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郑州市文明班集体、河南省文明班集体,2005年9月被评为登封市首届十大名师,2007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累累硕果,但已经属于过去。 “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