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黑龙江省克山三中 刘纯福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这一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那么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呢?就自己的实践谈一下认识 。
一、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
1、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准备—课前预习。
教材内容是学生完成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提出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看书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处理把握教材,最后完成对教材内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中发现可研究的问题,作好研究的准备。学生在充分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又比较感兴趣,就会去调查研究。
2、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也可以说是一种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如在高二经济常识《提倡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教学时,需要学生对居民或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否适度和合理。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前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谈等活动,了解社会实际,取得有价值信息,补充教材的不足。
3、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有一个由教师引导到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时,提出“高消费就是高贡献吗?”、“有钱就消费好吗?”等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使课堂内充满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
4、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成果总结。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进行总结,其成果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等。教师在注重学习过程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形成一定的成果,甚至可以将追求研究成果作为一种学习动力,培养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意识,并通过对成果的表达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能力。从而证明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5、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可靠保证——改变评价策略。
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成绩,成绩评定上,应改变过去接受性学习的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应从内容和形式都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内容上应从参与政治课学习的态度、体验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形式上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并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
1、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兴趣,提高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实践证明,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带着自己选定的现实问题,走出课堂,进行自主的研究、探索活动,把课堂小情景与社会大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相互渗透、相互提高。
2、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发展的能力。首先,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和研究型课程的开设,都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挫折。如在社会调查时,有时会遭到拒绝和敷衍,这就要求学生有耐心和毅力,懂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增强社会交往中的信心和能力,懂得理解别人,关心社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
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打破了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各种能力。
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这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要不断学习,重视知识更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