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艰辛而甜蜜的事业
杨振荣
李旸,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兴趣爱好广泛。曾荣获“全国少儿漫画大赛”银奖;洛阳市洛嘉杯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励。2006年初中毕业于43中,2007年以年级第40名获得洛一高“学习优胜奖”。
为孩子敞开五彩缤纷的世界
1990年的第一场雪来临时,李旸诞生了!当护士从婴儿室将孩子抱出来时,我心里有些失望,怎么才6斤重;额头上层层皱纹,老气横秋的?可是,当我半夜醒来仔细端详孩子甜蜜的睡相时,初为人母的幸福感涌遍全身,我做妈妈了,我要做一个好妈妈,和丈夫共同承担起对孩子的责任,让她健康成长。
在90年代,人们对孩子的幼儿早教意识比较重视,方法也科学。一般而言,孩子1岁教她说话走路,2~3岁教她扳着指头数数、背儿歌、唐诗,然后是搭积木、折纸、游戏。最初我们也是这样教育李旸的。有一次,李旸学折纸,她爸爸买了两本书教孩子学折纸。孩子对几何构图十分敏感。
这件事提醒我,何不用孩子喜欢的七巧板引导她,让她怀着乐趣去学习呢!于是,我买了很多彩纸回家,裁成各种形状,别看这东西不起眼,认真玩起来学问可多了,色彩、图画、动手都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陪着李旸玩时,培养了她的兴趣与爱好,锻炼了她对事物的观察思考与动手能力。
有一次我和孩子用三角形摆方块,她摆了一个,我摆了一个。摆好以后,李旸看了看,说:“妈妈的方块大,李旸的方块小。”我有意识地启发她:“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好胜心,孩子怎肯服输呢?她要弄清楚我的方块为什么大。
“妈妈的三角形多。不信你数数看吧。” 我继续引导李旸。等她数完,原来我的方块多了6个三角形。好,我给李旸加上6个三角形,她的方块就和我的一样大了,再给她加上6个,她的方块比我的还要大了。这下李旸可高兴了,蹦跳着,拍着手欢呼,也弄清楚了简单的数形变化概念。
开始时我们用七巧板摆方块,再后来我们就摆小白兔、机器人,花样可多了。类似的游戏多了,孩子的想像力也得到了锻炼。丰富、形象、变化多端的游戏,让我和李旸一起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从启蒙教育入手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学校,正式开始进入学习的过程,这个转换时期,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印象也特别深。学前培训也很重要。为什么要上学读书?上课、下课应该怎样做?怎么做才是好学生?父母要首先为孩子打好底,帮她弄懂这些问题,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笑着告诉她,每天只要放学回家做完了作业,就可以玩,还可以看电视。当时李旸的眼睛出奇地亮,要和我拉钩,不许我说假话。我趁热打铁,先满足孩子小小的要求,再给她讲上课的道理,如果上课不认真,不举手发言,回家不懂做作业,那就没时间玩耍和看电视了。李旸为了玩,把我讲给她的道理听得一字不漏。
孩子开始上小学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很重要。孩子关键的几步必须要替她把握好。上小学是第一步,孩子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进入状态让我感到欣慰,增加了信心,这是一个与孩子共同循序渐进的过程。
孩子刚刚上小学,当她看着讲台上的老师时,是什么心理呢?老师若是威严,孩子会有惧怕感吗?老师若没有威严,孩子会听她讲课吗?这是感情融洽的问题。李旸与父母非常融洽,我希望她尽快、自然地接受老师,热爱老师,就像她与自己父母相处一样那么融洽。
“三分教诲,七分等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家长们总是期待着教诲能够立竿见影,却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否也是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呢?
家长要切记。三分教诲,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反而不好。七分等待,是指父母对孩子要有耐心。如果急躁,便会与孩子产生矛盾。教育有时需要等待,需要孩子亲身体验,甚至需要走些弯路,摔几个跟头。孩子成人成才,更需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只能得不偿失。孩子们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起伏,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父母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父母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做父母的一看到孩子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致使孩子失去信心。父母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批评斥责,不是强制惩罚,而是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被潜移默化。不教而教,就是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孩子学习时轻松、没有压力,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李旸对学习的兴趣就来源于此,她还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个假期,她都要向高年级的学生借下学期的课本,无论是主科、副科,她都要通读一遍。学习是一种惯性,读完了下学期的课本,她才开始做暑假作业,学习基础更加牢固了。
如今,李旸已经去洛一高上高中,想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常常感慨万分。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父母的身影无处不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教育是一项艰辛而又甜蜜的事业,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父母心头的骄傲!